政府工作报告

  (四)坚持以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根本追求,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三农格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推进,扎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大力推广特色产业促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从供需两侧发力,加大探索力度,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稻渔种养”等生态适宜、特色鲜明的种养殖产业,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进一步扩大平林、新市、鹿头优质桃,王城艾叶、黄桃,太平葡萄、草莓,刘升小花生、香菇,杨垱薄荷,七方红薯、南瓜,熊集、吴店油茶等特色种植规模,大力支持熊集蛋鸡、兴隆肉鸽、新市和鹿头肉羊、杨垱和太平“枣北黄牛”等特色养殖做大做强,再创建25家标准化示范场。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促振兴。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规范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技术推广、机种机收、仓储收购、运输销售等服务专业化、组织化,再培育专业大户30家、家庭农场50家、农民合作社50家。*落实“三乡”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支持“三乡”主体与村集体、农民开展参股、租赁、流转等合作经营,让城市人、归乡人、创业人在农村这个大有可为的地方尽情施展。

  大力加快基础建设促振兴。乡村振兴,建设是支撑。加强规划引领,完成首批100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农田水利、饮水安全以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项目,加快推进琚湾苏区大桥、梁集廖棚渠桥和平林达子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和新建通村公路200公里,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持续抓好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二期配套建设项目立项,完成5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大岗坡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振兴。乡村振兴,旅游是突破。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培育计划,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购物点,加快构建业态丰富、一体发展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全力支持白水寺、白竹园寺、唐梓山创建国家4**旅游景区,凤鸣山、大仙山创建国家3**旅游景区,启动《熊河风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新市镇创建省旅游名镇、环城东郊村创旅游名村。

  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促振兴。乡村振兴,宜居是关键。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基础,以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实施“绿满枣阳”提升行动,再完成造林24424亩,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4%以上。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经验,持续巩固“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成果,从最基本、看得见、农民可以做到的事情抓起,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通过试点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全力营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五)坚持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主要举措,着力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城市魅力

  牢固树立“精品、精致、精细”意识,全力打造有品质有特色、有颜值有韵味、有形象有气质的宜居宜业城市,彰显“副中心”城市实力,展现“大枣阳”建设水平。

  树立精品意识,建出城市“品质”。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基础。启动实施啸创工业园物流大道、火车站片区规划道路新建,西环二路(襄阳路—前进路)、新华路(襄阳路—前进路)改造,以及人民路北段、兴隆路打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第三水厂、浕水大桥、汽车客运中心站、第二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以及火车站站前广场和公铁换乘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树立精致意识,扮出城市“颜值”。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三化工程”,打造高颜值的城市形象。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引领,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抓好顺城路、张湾还建小区西侧路、惠岗泵站等20余项绿化工程,对城区道路绿化带补植增绿、栽花添景,适时启动西城公园建设。*实施城市美化工程,将汉文化、玫瑰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入城市景观,注重功能使用、景观效果、文化特色与建筑平面、立面相协调,打造赏心悦目的城市人文景观。*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实现城区大街主路、沿街建筑、公共设施应亮尽亮,让城市夜间流光溢彩、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