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面对环境治理的挑战,切实加强整改不懈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开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263”“116”专项行动,系统推进水气土治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全部办结。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375项,全市PM2.5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70.1%。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三乱”、长江岸线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入河排口215个,关闭违规畜禽规模养殖场149家,长江镇江水域非法采砂全面禁绝,完成江心洲水源地达标建设,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到位,完成四明河、一夜河、虹桥港、御桥港、西团结河5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预计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分别为87.5%、80%,重点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出台《镇江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方案(试行)》,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强化片区整治。西南片区突出粉尘治理,2家重点企业完成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非法采矿全面禁绝,废弃宕口、关闭企业复垦复绿有序推进。东部片区突出综合整治,完成15家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关停“散乱污”企业148家,解决长江沿岸雨污管网混接、固废倾倒等问题28个;稳妥推进镇江新区化工园区、索普化工基地周边居民搬迁工作。高资片区突出环境提升,关停焦化生产线,关停各类“散乱污”企业58家。

厚植生态本底。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划定编制工作,完成生态红线优化调整。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新增耕地1.7万亩,完成成片造林1.5万亩,抚育森林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4%。全市12个镇、8个村创成首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丹徒区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验收。应邀参加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举办“2018国际低碳(镇江)大会暨江苏省生态环境高质量主题论坛”。提升生态安全防护能力,危险废物设施投运率90%以上。

三、面对矛盾风险的叠加,坚决守住底线不畏难,社会稳定大局得到巩固

坚决化解重大风险。综合采取严控政府投资、盘活闲置资产、加强省市国企合作、压缩一般性支出等措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得到有效控制。推进“破圈解链”工作,签署政银企联合公约,协调化解骨干企业融资风险,重点地区担保圈风险总体可控;开展防范金融风险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债,重点法人银行风险处置取得明显成效,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坚决解决积存问题。盘活“四集团一中心”闲置房产230万平方米,盘活率达88%。实施市区“集中拆违行动”,拆除违法建设45.2万平方米。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建成“慧眼守土”动态智能监管系统,整改存量违法用地1.8万亩,处置各类闲置土地4290亩。研究处置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退城进区”政策废止等历史遗留问题,依法依规完成韦岗铁矿、胜华船厂、联合水泥等资产处置,妥善处置7家国有煤矿企业安全环保、综合利用等问题,化解37个小区3.4万户产权证办理难题,消除逾期安置4540套,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签订。

坚决维护和谐稳定。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和风险防控,圆满完成重要节点时期信访维稳任务,成功处置专项维稳事件。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成立全国首个“安全守护联盟”,形成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开展“扫黑除恶”“三打击一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化完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公众安全感保持全省前列。

四、面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精准施策不停步,惠民发展实效得到增强

在城乡建设上,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市区1088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多规合一”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心城区380平方公里、33个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安排财政资金3亿元,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中营、大市口北等五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危房和空斗墙房屋改造2.37万平方米,解危搬迁八摆渡、江小圩受淹片区群众;建立征收拆迁“市统筹、区实施”工作机制,市区完成棚户区改造17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建设完成试点任务。高校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新校区交付使用。镇丹高速、句容西部干线建成通车,南沿江高铁、宁句城际轨道交通、镇江高铁南站优化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连淮扬镇铁路镇江段、五峰山过江通道及其接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江滨路交叉口、西府街等断头路、瓶颈路完成改造;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镇江段全面完成,扬中长江崩岸段干堤复建和岸线应急治理、九曲河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智慧城市综合运行监管平台基本建成,工业云平台、智慧信用上线运行。市区建设市政燃气管道79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道83公里,完成上党液化天然气储配站二期扩建工程;新建改造供水管网40.4公里、污水管网30.3公里;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电网侧储能电站群。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农桥20座,新增80个美丽宜居村,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