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沙(上下册)》是一本由司马中原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4.00元,页数:全2册,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狂风沙(上下册)》读后感(一):当狂风沙遇上伟光正
书中故事,以苏皖交界附近的盐市为中心,贩私盐的六合帮一路运盐路经万家楼、盐市、邹家宅为线索,塑造了意气干云的关东山为首的一行私盐贩子的形象,也渲染了四判官这样狡诈而良心未泯的土匪,毛六这样敲骨吸髓的恶棍和孙传芳手下为害一方的北洋军师团长。
故事虽然发生在华东,但是通过北洋乱世、风沙、芦苇荡、匣子枪、鸦片烟、烈酒、赌场妓馆、健驴壮马这些特定的元素,加上黑话切口和鲜活的口语、歇后语,营造了一种中国化的“西部片”的感觉。之所以说像西部片,是因为人物一样满身尘土持枪跨马来去如风,世道混乱酒馆妓院赌场横行,主角有胆有识力挽狂澜,这些元素在本书里一概不少。
按说这样的背景下故事该是极好的,只是坏就坏在作者不惜笔墨,去强调塑造关东山关八爷这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做帮众义劫法场,做官差义释豪杰,贩私盐一路不是打土匪就是助盐市抗军阀,到了最后十多个弟兄几乎死绝,只成全了一个伟光正的传奇形象。而主角最初目的找出当年害六合帮和之后杀害万家楼族长的凶手等等,到了最后突然被一笔带过,更显虎头蛇尾。
若说本书故事引人,除了言语略有些拖沓倒还有可观,若说能成为传世之作,只怕言过其实多矣。
《狂风沙(上下册)》读后感(二):光阴之狂
司马中原以写鬼而著名,但本书却是历史小说。书的背景放在北洋军阀时期,作者试图用武侠精神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像大多数传统作家一样,司马中原理解的历史同样是舞台上的关公戏,在他看来,如果不能从历史中剥离出英雄与牺牲,这段历史就丧失了“意义”。
这种情结甚至落实到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上——关八爷,比关二爷的排行略靠后。关八爷所面对的世界同样充满恶,强权、分裂、暴行与反文明,但他已没有一统江湖的豪情,清代侠义小说的发展已断绝了这种可能,所以,关八爷只能捍卫他所见范围内的正义,这个捍卫是充满厌世情绪的,所以,小说的结局几乎不用猜测:关八爷果然功成身退,隐居江湖去也。
归隐,是无数代英雄的心灵家园,因为对现实无力,所以放大了心灵的自由。
这部小说有娱乐化的成分,但如果*思考,其中也包含了一种审美自觉,即用传统审美范式来抵抗主流文学的侵蚀。在西化小说越来越被主流所认同时,司马中原偏偏要拿出最民间、最朴野的东西来,他认为,只有这种解释,才真正有活力,才真正契合于历史正义。
文学不是理论,它最终要直指人心,最终要催人泪下,否则文学就成了装饰品。这或者是司马中原最强悍的地方吧,他能写出光阴之狂的那份张扬,所以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狂风沙(上下册)》读后感(三):司马中原是位了不起的作家
司马中原这个名字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作家,就好像上官鼎、柳残阳、司马紫烟这些大名。台湾作家张大春就曾经在电台节目中说,他小时候在书摊上看到司马中原的《路客与刀客》就一定要让父亲给他买,因为这两个名字实在太有江湖味,令人除了武侠小说外不作他想。张大春不止一次提到过司马中原,说司马是了不起的作家,而论到其扛鼎之作,则当推这部《狂风沙》。
我找来《狂风沙》已经是一年多的事了,读了一半左右就搁置了,直到最近才重新翻出来一口气读完。读完全书的时候我大呼了一口气,像一头刚卸了磨盘的驴。司马中原的作品读起来非常消耗心力。因为他惯用一咏三叹的长句,浓墨重彩的描摹,和情感充沛的譬喻,以致于我们几乎能**到淮上荒原的风沙味,但情感也在与环境、人物情感的共鸣之中被消耗殆尽——这不必然是缺点,相反这可能就是司马中原的独特魅力。
司马中原的情感丰沛细腻,而其气概和立意又非常之壮阔。他将《狂风沙》的故事置于国民军北伐的大背景之下,以苏皖北部的千里荒野为舞台,以盐枭纠合民众反抗北洋的漕河之变为蓝本,以对走盐贩子、市井老民的无比同情为基调,将一段民间抗暴的故事重新演绎得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而绾合起这些一切的人,是一位贩过盐、中过伏、当过差、蹲过牢、逃过亡的江湖豪侠——关东山关八爷。
上一篇:《分开旅行》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教海鸥飞翔的猫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