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酒香螺嘬嘬菜读后感10篇(3)

  这本书的每篇文章,不仅有美食,更有美景,以及儿时零碎的欢颜,少年的漂泊奔波,成年的收获**,遥远而真切的亲情。世界这么大,事情这么多,许多美好,可能当时不经意,等回头时,“忽”地就走远了,乃至消失,可见将这些美好的过往事物存档、分享,是一种多么潜意识的善良,这正是文字的基本作用吧。

  写美食的书,近年来大行其道,畅行无阻,有唐鲁孙、王敦煌那种的遗老贵少,也有梁实秋、逯耀东那些文人墨客,更有欧阳应霁、王稼句等乡土主义者。这本书的作者没有写高贵与精致的美食美器,而是低到尘埃中,只写那乡村巷尾、蓬门小户中的早被时代潮流冲得七零八落的江南水乡民间美食。这些大生活中小生活的民间烟火,你不会刻意记起,但是,它曾隔着光阴存在。

  故乡的味道为什么会让人念念不忘呢,想来它就是一本活色生香的乡土风物志,无论你走多远,故园的人、物、事,都可以按图索隐,找回纯粹真实的生命原点。特别是故乡的味道,除了能抵达你的胃,更能抵达你的心中,甚至贯穿一生,支撑着你在精神上寻找那故乡遥远而温暖的过往,这种寻找会让人时而不时地**一下眼前的生活,让我们血液新鲜,精神振作。浮生若梦,乱迷人眼,市井百态,悲喜人间,只有美妙而刻骨的家乡味道,会顽强地穿透以往的云烟,回归久别的故园,这让人欣慰。看来,任何关于美食的记忆不是总结,而是精神上的一种**,轻松。

  就是这样么,生活需要理智,也需要情感。若生活的滋味淡了,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我宁愿选一碗一碟家常的饭菜,慢慢品味,沉淀一下现世中浮躁而焦虑的心情,不让自已在异乡迷路。

  《梅酒香螺嘬嘬菜》读后感(八):食色醉江南

  食色醉江南

  文|昌修权

  江南山明水秀,云淡风轻。江南河网纵横,鱼米丰盈。印象中曾经是青石板老街,市声如潮。杏花春雨入梦,一笛清音抵心;或才子佳人,书棋琴筝。是恬淡的水墨画,润泽的青花瓷,是美人如玉的芳草地,更是远离尘嚣耽于口腹声色的温柔乡。有《唐伯虎点秋香》的浪漫,有《白蛇传》的哀怨,还隐约着《梁祝》的凄迷和南唐李煜的无奈。多情感伤又含蓄妩媚的江南,富饶的地理上氤氲着极具**的文化和休闲,更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在水一方”的意境超越了现实的意义。要不,乾隆皇帝会三下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上晶莹的水珠映照着小桥流水的江南,兴许那是清纯的江南女子滑落的隐忍的泪。当那时娱乐享受渐成一种时尚,文人墨客就看淡了得失功名,萎靡矢志。纵情于山水和诗画,陶然于茶楼或酒肆。湿**的深巷紫丁香结着忧愁,糯米酒酿飘着甜醇。从此江南远朝政亲自然,返朴归真。千年沧桑后,诗意的茶意的江南暗合了新时代追求的优雅情调和高品质生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谈正衡老师的新书《梅酒香螺嘬嘬菜》,就是以自身的体验或独辟蹊径为我们搜寻讲述和延续江南民间的味道。

  这本书几乎把江南的美食一网打尽,家常的时令蔬、乡间的野味、酒店的招牌菜、街坊的小吃应有尽有。或详或略由古及今地和我们聊每种味道是如何烹饪,以及相关的传说典故和诗歌。仿佛美食的话题是一张通行长江水系的船票,自青弋江至长江,从秦淮河到苏杭,从新安江到徽州,顺便把江南的文化一并打捞和串联起来,使之日渐丰盈不再是抽象。可以说是居家生活或招待亲朋时露一手的厨房秘籍和行走江南按图索骥吃好喝好的旅游宝典。脚步遍及江南的街市里巷和村镇。谈老师生于长江边,写得最多的还是味蕾上的芜湖。那是故乡的味道。正如谈老师所说,写点口舌上的**和烟云往事,只为闲适的心情,是味觉的乡愁。

  美食不折不扣地成了文化。家乡的味道就是春韭和马兰头的味道,就是香椿拌臭干子的味道,就是长江三鲜和蟹子的味道,就是五香螺丝和小笼汤包的味道……。只要有味,就能怡情。许多美味都能勾起童年的回忆,或是让我们眷念起一段生活和情感。有些许是和游子的心境曲款相通。当我们客居外地时,偶的听见老鸭汤泡锅巴“嗞……”的一声,心头立马会滋生回家的念头。江南的味道就是思念的味道,谈老师说:每当我把乡情当做美食一起享用时,便会止不住想一些与我一同分享过它们的逝者。故乡的风味和流韵,如同一张旧唱片,它在我心的深处缓缓转动,风一样把我托起……

上一篇:胭脂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生如夏花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