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读后感10篇(2)

  《过去与未来之间》读后感(五):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现在

  在此书中,阿伦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所谓哲学的自由、真理与政治的权威与服从之间的关联与博弈。

  过去的,所谓历史,承载政治与哲学的发展,具有不朽性。在其中的哲学,是一种沉思的生活;政治,则是在哲学中,人们为了服务公共事务而衍生出来的行当;而其中的人,相异于世界来说,则具有自身的客观存在性。

  具体说来,一,政治里的权威,实则便是自由与服从的统一。不管是洋葱式、还是金字塔式的统治,人们都是通过哲学来指导思想。思想一方面是沉思性的,一方面则是为形成规则、服务公共事务。

  二,哲学里所说的自由,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括宗教和政治两个层面。从宗教来说,它起源于奥古斯丁,是为了自身得救,从而独立于政治之外。;从政治来说,它是为了按公共事务里的意愿行事时而得到的相对自由。结果呢,自由发展而来的具体的,意志自由,使得人们独立于外在交往,转而需求自身意志和思想的交流。

  三、政治与真理。两者都具有专制性与强制性。首先,政治,是为了改变环境和世界的,它具有欺骗性,一是自身欺骗,二是大众的盲从、以致真理的缺失和被掩盖;其次,真理包括哲学真理和事实真理。前者具有超越性,且当它具有典范性时它会被人们所遵从;而事实真理,当它为政治利益服务时,它便与政治产生关联,然而后果是它要么被无上的遵从与实践,要么被彻底抹除。

  ---------------------------------------------------------------------------------------------

  另,

  无意间在书中看到里尔克的这几句诗,很喜欢,忍不住想要记录在这里:

  群山寂静,为群星所壮美;

  然而即使在它们之间,时间仍在流逝。

  哦,在我**的心中羁留的一夜,

  是无家可归的永恒。

  《过去与未来之间》读后感(六):“珍宝”与“遗言”

  说到汉娜·阿伦特,不少人都会第一个想到她与海徳格尔之间情与智上的那一种关系,这可以说是哲学史上富于人情的一种“人事”,却也是思想上的一种脉络。但是我的兴趣主要还是在书本。

  记得最初接触阿伦特,还是当时零星散见在杂志上的一些单篇论文的翻译,如今还留在印象里的,是一篇有关“根本恶”的论文。阿伦特以“根本恶”说明极权主义之根源。根本恶之表现即为“使人成为多余”。其言纳粹极权主义之发展为三步骤:一是剥夺人的“法律人格”,将人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使人在社会上失去合法性的生存。二是剥夺人的“道德人格”。二战时著名的“苏菲之选择”,最可说明此点。其三个亲生儿女,只可由母亲亲手选择其一存活,其余二人则将走向死路。在此处境下,人的所有选择都让人有负罪感。三是剥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人变成物,成为多余。

  阿伦特如今更为人知的一个命题,是与这个“根本恶”相伴随的“平庸恶”,由其观察纳粹集中营具体执行的“魔头”艾希曼受审而获得,因艾希曼始终强调他只是严格而不折不扣地在执行交给他的任务,完成他的责任。

  康德早就有言,人不管处于何种境地,都可以选择不做恶。恶之最后责任永远在作恶者本人,任何其它借口都是多余的。这与阿伦特“平庸恶”的论点十分合拍。即二战时德国社会大部分“旁观者”起了何种作用。对纳粹罪行的默认或被动参与,事后是否可以“不知情”或“被逼无奈”为借口求得解脱?按康德和阿伦特的观点,这些人也要为其恶行负责。他们构成了战时德国极权主义恶行的社会基础。

  在读了这些单篇论文之后,才偶然地看到了阿伦特的那一本大著《极权主义的起源》,记得是一个台湾译本的翻印本,那译者的署名是蔡英文。本来以为即是如今这个政坛上的蔡英文,因为她之前也算是研究法律和政治的一位学者,翻译阿伦特的这本大著,也是可能的。只是,对于阿伦特思想曾经如此亲近的人,从政之后却显得如此的琐屑,看上去那为人的局面总是有点不堪,便慨叹实际的政治总是让人变得渺小罢了。后来知道,那一位译者的蔡英文并非政客蔡英文。这总算稍微感到欣慰一点,人要变化得很大总还是难的。

上一篇:《布鲁克林孤儿》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寂静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