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史探微》的读后感10篇

  《秦汉魏晋史探微》是一本由田余庆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4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一):探幽发微的三国研究论集

  大赞这本书,关于曹丕三征东吴的结论令人叫绝,从史书中散落的军事线索以及地理位置等论据,来佐证曹丕三次东征的目的在平定青徐的军阀割据叛乱,而本意不在东吴,彻底扭转了曹丕临戎不武的形象。结论奇绝招式严谨考据精道,属于难得的历史论文写得比小说还好看。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二):探微发覆

  这的确是大家之作!田先生在爬梳大量史料基础上运用政治集团理论分析秦汉魏晋时期各种政治力量的明争暗斗。探微发覆,以小见大,在有些史料不清之处作出合乎逻辑情理的推论。读此书方才领会到老辈学者基本功之扎实深厚,田先生对历史地理,目录学,年代学以及职官制度等基础知识都是信手拈来,于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虽说有些论断被后学推翻(比如辛德勇先生对本书前两篇文章的异议),但在方法论和细节考证上仍然可为后学垂范。田先生的文章,文笔清丽流畅,论证抽丝剥茧,结构层层递进,比之侦探小说亦不差!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三):见微知著,大师风范

  «秦汉魏晋史探微»是田余庆先生的一部论文集,主要针对秦汉魏晋时期,一些历史细节的解读,主要包括汉武帝轮台诏始末、曹魏与世家大族以及青徐豪霸的斗争、蜀吴政权与遗留官员和本地士族的斗争、北府兵始末等几个主要议题。田先生不亏是著名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名家,对史料的占有、贯连、分析尽显名家风范,像一名历史的侦探,从繁多的史料之中抽丝剥茧,找到可用的信息,最后得出严谨可信的结论,是我辈日常看书或治学应该学习的楷模。

  我们日常所知的只是历史的一面,即好看的那一面;而史学家们研究的则是历史的另一面,即真实的那一面,这两面的内容很可能差异很大。历史的另一面,往往会揭开历史温情的面纱,颠覆我们的传统认识,让我们看到政治斗争的虚伪性和残酷性。

  虽然田先生治学严谨,水平高超,但这本书是一本论文集,语言简练、内容繁多,对原始史料旁征博引,大大增大了阅读的难度,几乎只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及很有兴趣的读者才会阅读,一部出版了十几年的高分著作在豆瓣上只有千余人评分就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内出版社引进了很多国外的非虚构历史著作,这些著作有的是通史,有的是断代史,有的是就某一历史事件展开,作者往往都是知名大学的历史学家,将严谨的史料、平实的语言与吸引人的故事结合起来,为普通读者讲述真实的历史。反观中国,历史学家往往沉浸于细微历史的考证,学术成果发表在专业著作上,让真实的历史远离读者,而让泛滥的野史侵袭观众,抑或将普及历史的责任让位于民科。呼唤能有更多的历史学家站出来,为普通读者撰写高水平的通俗史学。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四):见微知著

  历来评说历史论及两汉,常言汉以强亡,国亡于内部崩塌,非外族侵入。今读罢田先生的这本论集,方始茅塞顿开。东汉末年,国衅屡起,兴废由人,董卓作乱,黄巾起义,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田先生此书从人身依附关系入手,讨论了汉末豪强氏族下的政治生态,人身依附关系,皇权的旁落。儒家大族的兴起,汉末农民起义成了互相割据的导火索,名为汉室其实拥兵自重。到此才畏服魏武,一介寒门敢于打破历史的僵局,惟才是举,给下层阶级入士的希望。之前看过陈寅恪先生论述汉末的历史,谈及曹袁之争乃是寒门与儒家豪门之争,此书继承陈先生观点又有所发挥,认为是两种政治态度的战争,也既是曹操的“唯才是举”重视才干而不是出身地位的政治路线与袁绍儒家豪门“以宽济宽”的豪强利益集团政治路线的战争。乱世当用此法,治世却还是需要儒门,这也是曹魏后期政治的变化。再后面论及蜀国政治,指出诸葛的隆中对可能战略路线的制定背后有收到受到东汉初白帝公孙述的影响,所谓跨有荆益云云。蜀国新旧两派的调和(来敏“乱群”,李严被废)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反映了蜀汉并不安稳的政治生态。论及孙吴,孙氏亦出身寒门,旧为袁术故吏,初涉江东,孙策杀豪强氏族,以威服江东,继承者孙权有所变,拉拢豪强,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外来人进入江东,从而据有江东,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

上一篇:《无知》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家庭日记》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