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史探微》的读后感10篇(4)

  《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刘备夷陵败后,于疾笃之时托孤于诸葛亮,有刘婵‘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语……刘备托孤之时,蜀国真正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肖墙之内……蜀国臣僚中潜伏着新旧纠葛……刘备处董和、黄权、李严于显位,意在固蜀士之心。孟达降魏,蜀士不能无动于衷。……所以刘备称帝,基础不能说牢固;夷陵倾败,刘备病笃,蜀国更有动摇之虞。诸葛亮、李严并受遗照辅政,亮正严副,这种安排显然包含着尊重新旧双方利益,安蜀国文武之心,以图共度难关的用意。……诸葛亮凭托孤时赋予他‘自取’的权力,可以制服位在同列而又可能滋事的李严。……刘备托孤语是他根据蜀国具体情况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刘备少有的富于谋略之举。……托孤之语自然是以对诸葛亮的信任为前提的,但不止是个人信任问题。从以后发生于诸葛亮与李严之间的事来看,诸葛亮完全领悟刘备的言外之意,而且在言行上与之配合得相当默契,相当成功。”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八):《秦汉魏晋史探微》读书笔记

  以下是读《秦汉魏晋史探微》所做的笔记,摘抄总结了余先生的部分结论。

  《隆中对》再认识

  根据确凿的历史材料来检验《隆中对》,确定诸葛亮的认识来源,实践应验以及得失原因。

  近期:取刘表,取刘璋,承认孙吴力量并与之结盟

  远期:入蜀,治蜀,自秦川,宛洛北伐

  刘备死前,并未以《隆中对》的方略为念,也没把诸葛亮放在运筹帷幄的贴身位置上。

鲁肃与诸葛亮

  鲁肃之议与诸葛亮《隆中对》,实质部分大体相同,都是有识之士分析时代条件及其发展趋势的产物。(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抹去诸葛亮脸上过重的油彩)

巴蜀偏霸之业

  入蜀之后只能成保据之业而不能再有进取,历代评论者观察问题角度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诸葛亮无能)。

  不论个人的素质与才能如何,诸葛亮能起的作用总是要受历史条件的支配。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诸葛亮北伐不过是“以攻为守”,这个说法是有历史见识的。

跨有荆益

  《隆中对》没有对跨有荆益可行性做*考虑,但可以理解,因为提出时,据荆是当务之急,据益是远景。跨有荆益之失不是失在草庐对策之时,而是失在孙吴已经成为荆州支配力量而刘备固执此议。

  认识源自公孙述,而公孙述虽有田戎在荆州多故众之便,也未能真正跨有荆益,诸葛亮要办到,就更不可能了

  《东三郡与蜀魏历史》补正“跨有荆益”指据汉沔的东三郡而跨荆益。

  李严兴废与诸葛亮用人

  主旨:诸葛亮依法治国,主要不是出发于他个人的某种思想理论信念,而是着眼于蜀国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

  “不审视则宽严皆误”

新与旧,客与主的分野

  刘备通过设官分职,力图使各种人,主要是刘璋旧属,同新人一起,各得其所,彼此相安。

  刘备死后,诸葛亮继承了这一既成局面,维持于李严的和谐关系,保持新人与旧人的平衡。

李严兴废

  诸葛亮通过委重李严以表示对旧人的尊崇,暂时缓和了旧人新人的矛盾。废徙廖立(新人),左迁来敏(旧人),目的是惩罚和防备发难闹事的人,以求维持平衡和安定。但这还不是最终解决新人旧人矛盾问题的办法。

  诸葛亮表废李严。解决了李严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江洲地区的问题(李严驻永安时,江州如旧人之手)。李严被废徙后,旧人中敢于继续公开反抗的,据知只有李邈一人。大体说来,新旧矛盾以严废亮死而告结束。

用人核心问题

  巩固新人地位,协调新旧关系是诸葛亮用人的核心问题

  (三国情况各不相同。曹操创业阶段对抗大族,反对单纯遵循世家大族的道德标准,而是“唯才是举”取人。孙权力图把他父兄所依以起家的淮泗文武,同他自己后来所依靠的江东大族的利益协调一致,使这两种力量共同支持孙吴政权。)

  蜀史四题

  ——蜀国新旧纠葛的历史追溯

  以剖析李严个案形成的思路剖析其他问题。

  一 关于举刘备为汉中王《上汉帝表》

  《上汉帝表》以马超冠首,许、庞、谢诸名皆列于诸葛亮前。

  刘备在益州根基未固,诸葛亮属于新人,在蜀政中尚未居于优势,起不了主导作用。马、许、庞、谢各有特殊背景和社会影响,他们领衔上《表》,表达了共举之意,切合一时之需。

上一篇:《无知》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家庭日记》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