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读后感10篇(3)

  《告密者》主要讲述了一位新闻记者在重温父亲的人生时,无意间发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二战影响下的哥伦比亚所经历过的一段黑暗历史。在那段历史中,从欧洲来的新移民之间发生了扣人心弦的背叛与复仇的故事,这位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二战在拉美遗留下的一个暗角。

  作为一位“70后”的拉美作家,巴斯克斯在《告密者》中对拉美的写作传统给予了极好的继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拉美的文学传统。

  对于历史叙事的重视,是拉美作家最杰出的传统之一。从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的哥伦比亚,到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笔下的秘鲁,“文学爆炸”的“主将”们无一不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祖国那些波澜壮阔、风云诡谲的历史。在《告密者》中,我们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传统。巴斯克斯在这部作品中选取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哥伦比亚,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二战时期,拉美国家的真实境况。二战爆发以后,特别是随着美国的参战,作为“后院”的拉美国家也纷纷向轴心国宣战,同时这些国家也对国内的轴心国移民进行了高压清洗。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正是《告密者》中那个隐秘故事的写作背景。

  同样的,巴斯克斯还很好地继承了拉美作家在叙事结构上的魅力。拉美文学一向对叙事结构十分重视,正如略萨所说,给一部作品赋予一个精彩的叙事结构,正是用“想象力编织的五颜六色和厚重的服饰逐渐遮蔽**的身体”。巴斯克斯尽管在《告密者》中并未向略萨那样展现出繁复精密的叙事结构,但却也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告密者》中的叙事是由“我的现实”和“父亲的历史”穿插而成,正是在这现实和历史的交织中,情节得以层层推进。这种结构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出一种穿越的恍惚感,从而更容易就对在层层剥开历史面纱的主人公感同深受起来。

  当然,作为新一代的拉美作家。巴斯克斯在处女作中还显现出一种想要超越传统的野心。在传统的拉美作家那里,对于历史的审视是内在的。无论是略萨也好,还是马尔克斯也好,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内社会变迁中社会个体的命运。而在《告密者》里,巴斯克斯将叙事视角锁定在了海外移民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身上,也就是说作者的视野已经不止于关注国家内部,而是将整个国家的历史放到了全球语境中去考量。

  事实上,从拉美作为“地理新发现”开始,拉美的历史就无法同欧洲大陆脱开关系。到了二战以后,战争的阴影和反犹声浪的高企,令欧洲大陆的犹太人蜂拥向新大陆。拉美也成为这些移民们主要的目的地之一。随着这些移民们的到来,拉美各国的社会在隐约之中慢慢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也更加紧密地将拉美纳入到了全球的局势当中。正是《告密者》呈现出的这种新的历史视野,为我们提供了二战文学一种新的言说角度。从这一方面来说,这正是巴斯克斯相较于拉美文学的前辈大师们所做出的一点创新。所以,略萨将巴斯克斯评价为“现代拉美文学中最具独创性的声音之一”,实在是恰当不过。

  有意思的是,巴斯克斯除去小说作家的身份以外,还是哥伦比亚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他在2007年开始为哥伦比亚《旁观者报》撰写政论,或许正是这种经历让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这样来看,“拉美现实主义”的衣钵可谓已后继有人,并且极有希望在巴斯克斯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略萨们看到这一幕或许应该会感到欣慰吧。

  《告密者》读后感(六):历史的盲点:四十年代,拉丁美洲,德国纳粹

  二战与纳粹这段世界史,是当代文学书写不尽的题材。在通常阅读到的作品里,从东欧集中营惨无人道的暴行、到法国投降政府与纳粹的媾和,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备受争议的纳粹同情者,这类故事多发生在欧洲,而哥伦比亚作家Juan Gabriel Vasquez 的小说 《告密者》(The Informers),则把人们带到拉丁美洲,揭开二战期间、发生在那里的一段隐秘不为人知的历史。

  上世纪40年代,拉美国家追随美国的脚步,转而加入反法西斯阵营,并迫于华盛顿的压力,在各自国内搜捕和关押有嫌疑的纳粹分子。可黑名单上,有多少是真正支持纳粹主张的同盟者,有多少是无辜的受害者,无法区分计算。正义之名的掩护,无情的背叛,良心的不安愧疚,复仇与宽恕,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里一再出现的主题。

上一篇:苏珊·米勒2012-2013跨年星运密码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杜甫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