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读后感10篇

  《知识人》是一本由李怀宇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人》读后感(一):知识人的思辨与本我

  知识人,首先是一位要能善于变通、理顺万物内在关联的琢磨者,然后才是,能在琢磨以后有一个不同层面的突破提议与延伸的角度引导聆听者继续前行······

  其次,知识人对知识的观点各有千秋。知,先是了解明白,再然后是研究有了知的积累达到量化之后便有了分辨与归类的方向定位。这些都是知的前提需要在多变的环境中寻求考证知的唯一性与知的可变性!使知的新意与知的综合性能在延伸的前进中有更广义的内容与扩展空间······

  所以说,知识人是智者在永不停止的沉思与高度的概括!!!

  《知识人》读后感(二):不曾断绝的文化血脉

  对于台湾文化界,说实话我是不熟悉的。所知的大概仅止于余光中,白先勇。还多是因为学生时代教科书的影响。因此,李怀宇的这本《知识人》是颇能引起我的兴趣的。

  本书是作者2009年访台期间,走访十多位台湾文化界名人,与之面对面座谈并记录而成的一本访谈录。书中的受访对象,有白先勇这样的作家,也有余光中、郑愁予这样的诗人;有李亦园、王汎森这样的文史学者,也有何怀硕这样的艺术家;有南方朔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有林载爵、隐地这样的出版界人士。可以说,将台湾文化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尽皆囊括。李怀宇与他们谈台湾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轨迹,谈台湾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当前状况,谈中华文化在新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坐谈风云变幻,问道文化变迁。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探讨,使我们对台湾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台湾文化人的思想与探索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书中受访人物,多经历过那段战火中飘零的岁月。他们在动荡的环境下,最终落脚在了台湾这座小岛,并为之带去了文化的种子。虽然历尽艰辛,但文化的传承却不曾断绝。这也是读此本访谈录时的最大感受。虽然也有“白色恐怖”,但只要不太涉及政治,文化人还能有“适度的自由”,加之社会大致稳定,使得文化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成长茁壮。相比大陆在连番的政治风暴对文化传承近乎“连根拔起”的巨大破坏力,台湾的文化界无疑是幸运的。这份传统文化的香火,中华文化的血脉,能够保存至今,不仅是台湾的幸事,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当然,台湾文化也并非只是承袭传统,其受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书中受访的不少对象就曾留学海外,受欧风美雨之浸染。台湾社会,也是率先引入美式民主的先行者。其利弊如何?各个受访者也是众说纷纭。虽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但总体上仍是客观理性的。即承认民主的优点,但也对其运行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对于美国式的商业化价值观在文化、学术等各领域的泛滥所造成的危害更是有所鞭笞。正如何怀硕所言“过度商业化反而令言论空间变小”。这也是当今台湾文化界面临普遍困境的写照。在学术界,出版界,这种现象也都已显现出来。面对变化的世界,台湾文化界的将来会如何?其所保存的文化传统是否有再次流失的风险?这不仅是台湾文化界思考的问题,也应当是每个关心中国文化的人所应当加以思索的。

  对此,也许还是开篇白先勇的访谈中点出了关键。正如他所投入的昆曲演出一样,传承应与创新并行不悖。我们不能将过去连根拔去,否则只会使自己变成无根的文化孤儿。但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这样只会使自己脱离时代。在传承中寻找创新,在交融中壮大自身,这才是中华文明自存与复兴之道。而且,这种复兴不应仅仅是台湾的事,而应该是全体华人的事。台湾保存下来的文化血脉,应该让它融入到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继续居于一隅小岛,才能更加彰显其生命力。虽然长久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对立造成的政治紧张和文化隔阂仍然存在,使我辈对台湾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但随着政治局势的缓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也是众望所归。从《牡丹亭》《玉簪记》的访问演出,到两岸出版人互通有无,展开合作,我们都能看到这种趋势。虽然这种沟通和交流还很微弱,很不稳定,还不能真正符合我们的期望,但毕竟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惟愿李怀宇这番对台湾文化界的对话,是抛砖引玉,迎来一个两岸文化交汇的新时代,而不是空谷足音,就此成绝响。

上一篇:《我读天下无字书》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犹太人与犹太教》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