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读本》读后感精选10篇(4)

  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是从一本英国历史学概论类的书《史学导论》中节选的章节,读起来很“教科书式”,但里面很多反思性的内容还是很有启发(比读国内的教科书有趣多了…= =)。作者谈到口述史“努力赋予社会史人性的一面”,能提供一种关注平常人、能被平常人所理解的对地方和社区的认识,是一种“民主的选择”;同时,也提到口述史中包含的局限性与危险因素。危险性体现在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证据”的作用,以及受访者的记忆本身所渗透的随后的经验,这些都是口述史提供的“过去的声音”实则是一种“与过去直接接触的幻象”。另外,即使口述史是对过去的可信的表述,这一表述也很可能是不充分的,口述史对个人经验的强调正体现了它的局限性——社会在历史中的存在并非个体经历的总和,并且“它局限于一种自传模式…几乎无法把握个体经验之外的那些层面的存在”。这一点是我之前没有思考过的。口述史的危险性与局限性则决定了通过它所得到的信息像文字资料一样需要经过批判性评估,需要文字资料与口述资料之间的互动。这里作者也谈到口述资料的所谓“真实性”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口述资料对事实的偏离,消极层面可以视为对历史事实的“扭曲”,积极层面则正好成为社会记忆建构研究的有力证据。

  另外,在文章后半部作者也讨论了口述史和口述传统(比如民间传说、神话等)的区别。作为在几代人之间流传、成为集体记忆、集体财富的口述传统也有其不可靠性,它往往作为灌输价值观和信念的手段,或用于确认当前特定社会制度的合理性的论据,而被不断删减、增添、修饰。另外,一些非西方国家的口述传统受殖民主义经历的影响,已原非“原始的话语和印象”。例如,原始民族在随着殖民主义而来的统治精英和教会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新式的学校,使得识字能力、书写能力成为衡量成就和荣誉的重要标准,在书写能力提升的影响下,一些口述传统被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而这些较早形成的文字版本尽管在质量上和内容上良莠不齐,却获得了权威性而被标准化,使原始的传统受到“持续的扭曲”。正是由于口述传统随时间变化而被重塑的可能性较大,作者将其视作研究中较为次要的资料。

  总体来说,作者认为历史学家运用口述证据,是在“恢复人类经验的特殊性在历史话语中的核心地位”。而鉴于口述资料仍存在种种局限性,它应被看作一种“新的方法”而非“新的分支”,与文字资料一同被批判性地运用与历史研究过程中。

  第二篇篇幅较短,主要谈到口述资料的“历史真实性”问题。给我启发较大的,是作者从口述史研究过程的几个面向,分别阐述了当我们在讨论该类研究所产生的历史“知识”的特质问题时,需要注意的点:在选择访谈对象层面,有“生产面”(研究者的主观状况,如为什么选择特定的主题)和“消费面”(文本制成之后的社会认同,以及该社会认同对后续研究的影响,如政府奖励或资助某个主题的研究)的双重影响,而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消费面的作用。在受访者的口述过程层面,口述使受访者脱离原始经验与记忆的模糊混沌,是一个记忆的自我整理过程;同时这些经验也会受到现实情境的影响,被重新诠释和创造。在研究者的资料整理层面,一方面需要面对受访者对自身经验的重塑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对将口头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的问题(这里包括口语记录与整个情境的差距、口语与文字的差距)。

  读下来我的感觉是,口述史的研究似乎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在过去与现在、事实与说辞、发问与对答、表达与记录、语言与文字之间互动转换的过程。对于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来说,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保持足够的**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也就特别关键。不管研究者将口述资料作为研究“客观历史事实”的佐证,或直接针对资料本身探讨记忆与认同、事实与心态间的关系,如何在呈现研究结论的文本中,也让读者能够分辨出并有足够的空间思考这些关系及其互动,可能就是研究者的功力所在了吧。

  第三篇就更教科书了,所讨论的问题在前两篇里大多也有提及,这里就不多说了。值得注意的是,里面归纳了口述史学的特点,即民主性(反“政治史”和“精英史”传统,聚焦普通民众),合作性(受访者与访谈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历史不再是研究者的“专利”),动态性(受访者对过去的记忆和表述会受到后续经历的影响),跨学科性(几乎包含了全部社会科学,也可能造成历史学不断碎化的负面影响)。另外,文章后半部也简述了当代美国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能看到学科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性。

上一篇:《去丽江疗伤》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良心的自由》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