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上述观点,主要有:为研究过去提供新视角;将口述史料视为“历史本身”;由记忆和想象积极地和创造性地产生的口述材料,更有便于理解重要的事件和更一般的历史;口述历史被作为一种社会记忆,据此可分析个人的时代社会本质,以及一个时代社会的文化价值,以及与资源分配有关的认同结构。在我看来,口述史料是“历史”恐怕已无疑问,关键是我们如何去解释这样的历史呢?
3、口述史研究的未来走向
我认为《口述史读本》一书中,对于口述史料分析最精彩的文章是王明珂的《谁的历史: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的社会记忆本质》,在文章末尾,作者说道,口述历史本身是历史学的一部分,是历史学者有意识的学术活动。口述历史提供我们的是一种社会记忆或活的历史,它不一定是过去发生的事实,但它却反映个人的认同、行为、记忆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因此,研究当代的人如何在社会中选择、扭曲、遗忘“过去”,可能给历史学者一些启发:所有的“史料”都可以当做一种“社会记忆遗存”。以社会记忆的观点研究历史,并不是说历史学者从此不探求“过去的事实”,而更有更积极的学术意义。让我们去思考,在何种社会结构背景下,但是人需留下这些记忆,以及为何遗忘、扭曲一些记忆。如此,口述历史研究对于历史学者而言,可以如一面窗子。透过这窗子,能眺望千百年前的人如何建构他们心目中的过去;以及他们的认同、期望与焦虑。学者得以从中探索该时代各社会人群间、个人与社会间一些动态的结构关系,以及其所反映的“史实”(p80)。王先生看到了口述历史在我们理解社会方面的重要价值,并且通过“社会记忆本质”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我认为这是个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是,中国口述史理论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如何而且以何种方式获得口述材料,如何处理其中存在的伦理道德及法律纠纷问题当然很重要,也是口述研究需要不断努力的方面。但是,我认为口述研究理论的发展仍旧非常滞后,难道我们进行口述研究仅仅是获得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始材料?如何通过这些材料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这些材料可以在哪些方面最好地发挥作用,仍旧是我们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附:我觉得可以把口述资料看做文本,但是要怎样去阐释这个文本呢?与其纠结于是否将其打造成一门独立学科,不如考虑怎样更好地阐释它。对于前人遗留的历史文献,我们只能够去解读,但是对于口述资料,我们不但要去将它制造成“文本”,而且要考虑怎样解读。我们参与了口述资料的制造,这是同历史文献不同的地方,而且,有可能正因为这种不同,能够提供我们对文本解读的新思路,这可能也是口述史对于历史学发展的价值所在。
《口述史读本》读后感(五):预计会是一篇无聊的读书笔记之《口述史读本》
本周的书是定宜庄、汪润主编的《口述史读本》,属于北大出版社的博雅人文读本系列中的一本。这个系列里还读过一本《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书中按国家认同、神明信仰、历史记忆等主题收录了不少在社会史、文化史(或者可以说是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好文章,收获颇多,在此也顺便推荐下~
这本口述史里的篇章比较全面地从学术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经典案例研究等三个部分向读者展现了口述史相关的背景知识与研究过程。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还蛮适合,一方面能就口述史的基本概念、学科发展、研究方法等宽泛的议题形成大致印象,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研究案例,了解到一篇具体的口述史研究究竟会关心哪些东西、写成什么样子。
书比较厚内容很多,这周只看了一半,包括前两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的前两篇。虽然一些篇章读起来有些枯燥,但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导言中将口述史定义为一种“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以区别于口传记忆、传记、自传等文学形式或其他口耳相传的文化形式。口述史作为一种“学科领域”,其发展历程与“新史学”同步,具备“新史学”的基本特征(即“自下而上”的角度、特有的“个人性”、使社会记忆成为可能),作为对传统史学的挑战,关注对历史多层次、多方面的把握,倡导学科间的合作。与其他研究同样,口述史研究也包括研究设计、研究现场、资料整理与发表等基本环节,有其相应的道德伦理准则。
上一篇:《去丽江疗伤》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良心的自由》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