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识,如此书《杜甫的“转益多师”之二》中所谈到的:
几年前我在采访诺基亚全球设计总监时,曾问具备什么样的资历才配到诺基亚任设计师,是否必须名校出身、名师推荐、大厂背景、大国公民什么的?对方回答“只有两条——只需勤于想象和乐于协作,没有别的”。
作者张晓刚2004年之后,在《中国日报》任高级顾问和财经专栏撰稿人,因作者的这份经历,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觉得有读报纸、杂志、专栏的感觉,很新鲜、接地气。
情怀、理论、见识,在我看来是这本书的三个优点,但明显的缺点也有。
其一是对历史素材的运用太随意了。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从历史中读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而是一段历史中的一个侧面恰好证明了作者心中的一个东西。作者仅仅把这个侧面表述出来,是一种对历史素材的修剪,是作为论据的历史,作为谈资的历史,已远非历史真相。
其二是理论的逻辑线索太散乱了,缺少能把整本书拎起来的核心概念,或者说是主线。
作者在开篇中谈到,有人说,要搞懂美国社会是怎样组织和运行的,大致可看三样东西:一是它的社区自治;二是它的军队;三是它的“派对”。作者认为,要搞懂中国社会里的组织文化,不妨也看三样东西:帝国、家庭经济、军队。这也构成《历史是个商学院》的前三章。但是为什么要看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有什么共性能串起来,又有什么不同。作者并没有说清。之后的几章作者分别谈到了战略、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学习,每个章节的每篇读起来,都是飘香拌面,但整体来看,又仅仅是沙县小吃。
因为缺乏内在的逻辑性、结构性,导致《历史是个商学院》这本书说清了很多,但没说清的更多;说了很多,但没说的更多。这是中式管理学的毛病,缺乏西方自笛卡尔以来“枝分缕解”的方法论,用麦肯锡的话说是MECE的原则,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翻译过来叫,“互斥,完全穷尽”。
这么说或许刻薄了,或许吹毛求疵了,对一本书的期待不该太多。大而观之,《历史是个商学院》是本不错的书,本土管理学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本土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推进,首先出现的也应该是《历史是个商学院》这类的书,内容还是西方的,但换了个中国的皮囊,我估计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将在内容层面为中国管理学自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养分。
按我的看法,《历史是个商学院》最适合的读者是大量中小企业的老板们,他们野蛮生长,是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最直接力量,他们风里来雨里去,靠**索出来的经验**爬滚打。他们未必受到多好的管理学科班教育,但却是无师自通的学问家,往往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的爱好者。读《历史是个商学院》这类的书,大概会抚平他们内心的慌张与不安,发现原来面向历史,没有独一无二,又总有可以借鉴之处,与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谋而合,而足以安魂。
http://**./nklevin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七):Survival the paranoid
事实上,很多的“奸”都是被权力惯出来的,而很多的“忠”都是在权力的冷落中显现出来的
即便你一辈子学习,你也只能学一些东西,所以,倒不如很专注地去学一些不能不学、不能不想的东西。你不能不学道德,不能不学历史,不能不汲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大启示
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指出,人们在创办企业的时候,与其说是在“白手起家”,不如说是在“营造影子”。因为他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把早年的某些体验——抑或在家庭、学校、部队或单位的切身体验,抑或从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和文学里获得的审美体验——作为所经营的企业(或事业)的组织原型
要搞懂美国社会是怎样组织和运行的,大致可看三样东西:一是它的社区自治(以及维系这种制度的宗教);二是它的军队(而且要参照它的体育竞赛);三是它的“派对”(休闲聚会,即party)
要搞懂中国社会里的组织文化,可以看什么呢?我认为,不妨也看三样东西:一是它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帝国官僚制度;二是看它的同样具有悠久传统的家庭经济;三是也要看它的军队以及战争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说:“一个公司的文化就像一个国家的文化。千万别想去改变它,而是要想办法让它为你工作."
上一篇:谁能战胜野蛮国王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忘了我是谁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