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三步走》读后感10篇(3)

  在前面已经谈到过改革最终目标只能是一个近似最优,于社会的整体愿景是这样,于民主的最终状态也是这样,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状态应该是优质民主。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复杂性及多样性看似十分庞大,但是相比于自然选择下基因层次的的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基因表达的变化得益于自然选择以及生物本身反馈于自然选择的变异,相比于人类社会而言,先不论思想层次的差异,整个生物系统从结构上似乎更加和谐,我个人觉得归功于,自然选择这张看不见的大手调控以及生物本身的反馈在其中的贡献力对等。当然这种对等不像天和地、日和月、八卦图这样的明朗浅析,而是一种时空维度,宏观上的对等。说这个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改革调控可类比为自然选择,生物的反馈则可类比于公民意识于社会体制的不断碰撞,这两者从宏观上大致要五五开,才能有一个近似最优的结果,一旦一方泛滥,那么只会离我们最初的起点越来越远。

  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我们华夏文化的优质基因,能够帮助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存在在在这个世界上是自豪的,希望我们的体制改革能够稳健推进,向着优质民主前进。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后感(四):改革:三个问题与三个阶段

  《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36.00元。

  为什么要改革:制度长期存在之必须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南方讲话被认为推动了其后的改革进程,一扫彼时僵持的争论和分歧。20年后的今天,改革仍然是各方的话语和旗帜。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突出,贫富悬殊,人们表现得焦虑不安,对一切社会矛盾深恶痛绝,同时又翘首以盼,希望社会短时期内能更加完美。

  相比当年,改革更加迫切,已是各方少有的共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在任何制度下,改革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是制度长期存在之必须”。只是怎么改,改革往哪里去,改革的动力如何凝聚已经不如从前统一,人们争论不已。

  郑永年一直关注中国改革。早先推出《改革及其敌人》后,他最近又推出《中国:改革三步走》,进一步阐释在改革的关口,如何认清形势、凝聚动力、以及改革向哪里去的问题。并提出中国改革应该分步骤进行,各个阶段应该有主体性改革,改革可以采取分解式策略进行,仿佛为改革设定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南方都市报 .nddaily.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中国:改革三步走》提出中国改革可以分步实行,从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改革应该有主体性方向,每个阶段都要解决相应的问题,特定时期设定一种主体性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是辅助性的。

  当然,该书也是作者从实践调研出发的理论升华。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也在作者的观察中,郑永年提出,“尽管从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是比较理想的次序,但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保证改革顺着这个次序”。(南方都市报 .nddaily.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如果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不能推进和深化,社会矛盾就会激化。作者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关键点上,如果解决不好当下的问题,未来的方向以及选举民主的趋势会受到影响,甚至几十年改革的成果也会付诸流水,“政治一旦激进化,就很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为政治过程很难加以控制”。

  要改革什么“三步走”

  作为社会的成员、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就社会未来发展,就达致美好社会的方式发表意见和建议。如果改革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肯定会对错综复杂的改革有促进作用。郑永年说,“中国正处于改革高潮期,任何改革话题都不应当具有**性。任何时候只要改革成了**话题,改革肯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遇到了既得利益的阻力”。

  即便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与矛盾,依然需要梳理事实,排列各个事项的轻重缓急,提出一定时间内的“改革议程”。这不同于改革与否的争论,与利益取舍相异,更不是“主义之争”,而关乎实践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对繁复现实的**程度。如果依然停留在左与右、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等争论的层面,现实的问题将持续存在,永无解决之日。

上一篇:《酒局》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十字军的故事(全四册)》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