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纽约兄弟》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写作者的寓言——我不是说它必须是个寓言。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他在少年时期逐渐失掉视力,却仍有敏锐的感觉和头脑,像还能看见一样。他尝试过很多种生活,最终还是决定把一切写下来。写作时,他什么也没看见;当我们回味或者憧憬时,我们其实和他一样。
不太熟悉豆瓣书评怎么定义剧透,不过既然本书主页上提到了主角失明,那我提一下肯定也不算。在主页的内容简介中看,这本书似乎有可能是一部史诗、大量的大事件纷纷而来。读到中间时有那么一小会儿,我倒也感觉过有一点点像,但很快就没了。不是的,这不是一部史诗,只是一个挺精致的内视界。
前些天看见一个朋友谈论这本书,所以买了一本。她在谈论这本书时,沉浸在故事给她带来的巨大悲伤里,我也受了感染。同情和悲伤的出发点看来因人而异,我读后没有感到她那样的悲伤。
但它仍旧是一本好书,简洁、有节制而又流畅。十多万字的体量我也很喜欢,不至于短到太仓促,也不是长到没时间拿出悠闲的心情来看,以至于享受不到其中一些细致的段落,比如兄弟俩谈论流行歌曲,一首叫《我的心情由你定》,另一首叫《你是我的影子》,那段话里真有不能再深的孤单。
《纽约兄弟》读后感(五):两个隐士的20世纪美国简史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欣赏与怀疑总是交替出现。对于作者描写的功力一直持欣赏态度;对这个题材又一直持着怀疑态度:花这么一本书来写一个几乎是普通到极点的主题意义何在?
我是读完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
也难怪,作家对这样的题材总归会心里一动吧:一对隐居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兄弟,强迫性地囤积了大量废物,与世隔绝,被断水断电,但却开出大额支票支付贷款。富有的穷鬼,第五大道中央公园边的隐士。多么好的题材!
如果是英国人来写,这可能是个哥特黑暗的故事,可能关于谋杀或者藏尸;如果是法国人来写,可能是个清淡浪漫的故事,关于两个兄弟的闲散生活;如果是日本人来写,可能会有点像「深夜食堂」之类的,怪咖温情剧;如果是中国人来写,呃,那得看是谁来写了,说不定就是另一部「李可乐抗拆记」。而换成美国人来写,就竟然是一部美国主旋律政治历史题材巨制,可以直接拍成电影进军奥斯卡啊!亲!!
反战!有没有?对新闻媒体的反思和讽刺!有没有?对社会公共体系的抵抗!有没有?更别提隐藏在期间的众多历史细节,简直就是一部盲人版的「阿甘正传」啊:禁酒、黑帮人物、嬉皮士运动、纽约人成分的转变,各种战争。两个不曾与社会发生过任何亲密关系的兄弟俩,长时间蛰伏在那所古老巨大的房子里,竟然也完全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他们所经历的故事,正是一部20世纪美国简史,并且他们以最局外人的眼光来评判和描述这一切,有一些特别的角度和想法,像是历史的说书人。
然而我对此书依然有所不满,你知道,这就像是,我对所有具有一副"获奖样"的电影和书的不满:他们知道要怎样做就能获奖,而不是放任自己去探索最大的可能。这类作品总是不错,却也总是没有惊喜和意外:战争创伤、外界的巨变、国家对私人生活更多的介入和控制。这样的题材实在太多,又太过直白。以至于我边读边佩服,又觉得可以停下不读。
至于那个被激赏的结尾,却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这个故事值得拥有一个更特别更狂欢的结尾,而不是现在这个太常规太容易想象的结尾。
《纽约兄弟》读后感(六):一篇4年前写的书评...
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我第一次看外国现代主义的小说,也就是这本《纽约兄弟》。
既然是现代主义的作品,小说里肯定少不了描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人普遍出现的焦虑、迷茫等张皇无措的情绪以及在混乱生活中进行的似乎漫无目的的抗争。
E.L.多克托罗用异乎寻常的视觉描写了科尔里兄弟的故事。之所以说异乎寻常,是因为E.L.从一位盲人的角度对美国20世纪的典型生活状态向读者娓娓道来。在我们常人(包括E.L.)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但E.L.却像身临其境,毫无障碍。
“命运黑暗如深渊,深过任何一条海沟”,哥哥兰利为失明的弟弟霍莫朗读薄薄的诗集,这一句最令人印象深刻。在旁观者看来,这一句也最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霍莫10岁以后失明的生活。相反的是,霍莫并没有陷入深渊,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的敏捷与乐观也慢慢消褪,但他一直充满希望,憧憬着梦中女孩的回归,珍惜与兰利的手足之情。从10岁起就失明的霍莫之所以没有丧失方向感是因他还有优秀的听力,可是年老时他赖以生存的听力也一同消失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霍莫唯一真正的哀叹便是“贝多芬比我幸运多了,至少他看得见”。
上一篇:《跟踪8》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亚瑟是个小麻烦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