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城》的读后感10篇

  《末世之城》是一本由[美] 保罗·奥斯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1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末世之城》读后感(一):七夕她就这么过,我真晕了~

  今天看同学穿情侣装,在空间里秀亲密照,问曰:七夕我俩专门在世纪淘商城买的情侣装,漂亮把,哈哈!

  我真晕了!!

  羡慕的同时,于是就让我发现了这个超级无敌几百款的情侣装网站,震撼死了!看萌了把我!

  分享给同胞们,大家都来围观吧!

  《末世之城》读后感(二):&#21457&#31080

  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暗示法爱上大师大师

  《末世之城》读后感(三):论末世之城

  《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戴敦邦的水浒画(20张)

  水浒传(18张)《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或《水浒全传》,[1]《水浒传》的题目是由罗贯中所命,在当时为禁书。《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人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所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语言写成的长篇小说。郎瑛的《

  《末世之城》读后感(四):灰色度的反乌托邦小说

  中文版的封面上印着“许多段落让人联想到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读之前小小好奇了一下,因为印象中奥斯特是个比较轻盈的作家,太聪明了,文字或情节里随处可见亮点,但是缺乏下笨功夫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厚重。读了小说,果然,和《一九八四》没有可比性。

  《末世之城》译成中文版,即便印的字大行稀,一共才160多页。女主人公入城后,先后换了三处居所,遭遇了一次**,谈了两场恋爱,怀孕又流产,身边的人走马灯一样的换。故事情节太满,人物难免不被稀释。书信体的风格也不够自然。

  不过,能够体会到小说所想要表达的内容颇具野心。比如艺术的救赎性、人的异化等。奥斯特特地构筑了一个架空的时间与空间,以想象人性被逼迫到绝境时,袒露出的恶和善。这和《蝇王》的做法是相似的。差异是前者描写都市景观,后者是在荒岛;前者主人公是成年女性,后者是一群半大的男孩子;前者的结论是人性不灭,后者的结论是恶无处不在。

  《末世之城》尽管可以归类于“启示录”式的小说,其实并不算十分黑暗。它还相信早被《蝇王》质疑过的人类天性。而且,除了无法出城,人们还有选择的自由,痛苦更多的是物质的匮乏所造就的,这和一切都在Big Brother的凝视下的《一九八四》是如此不同。

  《末世之城》读后感(五):求生时的不堪,或感动

  1987年奥斯特幻想的末世之城里,没有数码电子产品,因而像一则老派的末世类型小说。

  一本书,只是一封长信,写在蓝色笔记本上(依然很奥斯特的道具)。名叫ANNA的女孩去一个颓败的城找哥哥,别说人,连地址都不存在了,一切都在消失。

  消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脑体内,文明内,一切的终点莫过于此。奥斯特写到这永恒的真理,并借ANNA之手描述,当她像所有幸存者一样在消亡的过程中求生,当她几乎忘却希望,奥斯特会出场让她看到一点点苗头,再浇熄所有火光。

  人物消沉,世界沦陷,作家就有机会涂抹希望。奥斯特书中注定要有书写者的角色,注定要有善举之人,多少有一点文字游戏,还要有生死攸关的巧合。透过这些个性化的密码,你就依然认得出奥斯特的笔迹,哪怕,这一次他讲述的故事不同以往格局。

  不管是不是要弘扬爱的主旨,对我来说,一个总是消极软弱的旁观者,所看到最多的是人类求生时的不堪,文明的徒劳,恶的强大。也许这只是我2011年看到此书时的感受,也许多年后依然。有时我想,很多作家书写的原动力看似是对文字的过度依赖,实则是对现实的若即若离,又因为书写必须思考,令他们过早想到终结,因而无法不悲凉。在这本书里,人人都失落,并看到终结的迫近。

上一篇:钩出超可爱立体小物件100款 创意花边篇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中国教育病了吗?》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