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城》的读后感10篇(2)

  正所谓,反乌托邦。

  当然,我觉得在这类虚构末世作品中,再也没有比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更震撼的了。虽然奥斯特这本早了近十年,但每一个人物没有充分展开,情节走势流水化,哪怕有“长信”可为局限的理由,终究是可惜的了。

  《末世之城》读后感(六):废墟上的花朵是希望的魔幻之笔

  这些是最后仅存的事物。一幢房子前一天还在那里,第二天就不见了;你昨天行经的一条马路,今天已不在原地。

  《末世之城》

  《末世之城》讲述的是少女安娜为了找寻哥哥踏入死城,也称“末世之城”,这里灾劫遍地,食物短缺、衣物短缺、楼塌屋陷、强盗遍地。在这座城市上演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政府、人与强盗、人与人、人与天气、人与饥饿的交战。死亡是必然的,生反而是奇迹。在这座城池,安娜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哥哥,然而却遇到了老妇人伊贝莎、记者山姆、犹太神父、医生家族……他们一起在死城中找寻生路,他们或是靠着自己在绝境中被激发的天赋和勇气而存活、或是靠着信仰而在废墟中依旧保持了一份高贵。面对屠杀、苦役、病魔肆虐、饥寒交迫,人性中的光辉和贪婪交相辉映,共同在这座末世的城池上轮番上演着。

  这是一本讲述希望与绝望、悲伤与温馨、勇敢与怯懦交战的书,似乎每一步都落在了虚无中,然而每一步又都踩在了实处,并不难读,但是要彻底理解作者在其中寄予的含义却远没那么容易。保罗•奥斯特将末世之城悬置封闭,这座城的唯一出口,唯一生的希望被一把大锁给锁老,被堵住了后路的人们只能绝地反击。

  在这座城市中,随时随地要适应的是事物的消失,“这些是最后仅存的事物”,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会觉得存在是常态,但是在“末世之城”里,消失才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码。无论是房子、马路、食物还是城市的居民。死亡成为消失的另一个代名词。

  当消失成为主旨,希望变成了虚妄,在这废墟之上,生存之下,绝境中剩下的才足够让人回味。保罗•奥斯特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设置了一种绝境,在绝境中考验人性,卑劣或是高贵,一夕得现。然而又不仅仅是为了考验人性,同时又是一种展示,展示人性中的疯狂因子如何在末日之下喧嚣乱舞,人与自身的斗争格外惨烈。

  有人说《末世之城》暗喻了二战期间犹太人被屠杀的情形,“末世之城”也以二战时犹太人隔离区为原型,保罗•奥斯特作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借“末世之城”再现了二战时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保持了对历史和民族身份的记忆。

  如果将“末世之城”剥去民族身份和历史记忆的外衣,在象征的意义上来理解也一样富有启迪。当我们面临末世,废墟上盛开的花儿到底是希望还是虚妄?在生存真理的前提下,美和艺术是否还值得存在?“美好”将往何方?这些生存之思显然是保罗•奥斯特更想跟我们探讨的,他通过主人公安娜的笔触一一道来,这个城市中早已习惯弱肉强食,然而安娜还是救了寻物的老妇人伊莎贝,并且与她分享了彼此的关爱,尽管这接近一座死亡的城市,但是依然有费迪南在做着他的帆船模型,这些东西既不可以充饥也不可以换钱,仅仅只是艺术性的存在,然而它们的存在意义等同于费迪南自己的生命。这座城市早就没有新生的婴儿,只有死亡气息笼罩着的空气中却渗入了安娜和山姆的爱情,他们在“末世之城”遇见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并且安娜怀了孕。虽然这个婴儿最后在逃出危险中夭折,但至少向我们展现出来美好是有能力结出果实的。

  “末世之城”是在讲述我们行将面对绝境时的情态,也在拷问每个人的灵魂,在最原初的层面上询问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反思秩序的虚伪性,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自己内心的回答。

  《末世之城》读后感(七):由末世抵达此岸 [猫]

  曾有个有心做音乐的朋友跟我聊起他对音乐的看法,认为音乐不仅需要表达冲动,还得创造一个世界。文学也如此,尤其在一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作家不像狄更斯、巴尔扎克那样直接描摹社会万象,也不常常像艾米莉•勃朗特那样创造浪漫**、荒凉梦幻却不脱离真实人间的呼啸山庄,而是创造出一个时空独立、充满寓意的虚构世界,在此框架中表达作者的思想——大概从卡夫卡开始。当代每个有创新精神的小说家都无法抗拒写实验小说的**,保罗•奥斯特也如此——对于视小说为一门艺术的作家而言,这事关尊严。

上一篇:钩出超可爱立体小物件100款 创意花边篇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中国教育病了吗?》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