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精选10篇(3)

  《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六):读《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看着尼采嘲讽德国文科中学,我很自然的将这种观点带入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尼采认为有两种思潮在主导着教育界现状(至少是他那个时代):第一种是尽量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冲动,第二种是缩小和削弱教育本身内涵的冲动。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尽快地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关于学科的专门化,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就明确提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学科的专门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关于普及教育的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对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与日俱增。这貌似跟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学生的现实情况不符,其实这是社会需求与求职者自我期待的巨大差异导致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摧毁了以往的独立自主的小作坊模式,一条生产链上可能需要成千上万的人去参与,普及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向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者、建设者。尼采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大多数平庸的人们向少数天才服务,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天才脱颖而出的过程。不可否认,人们生来是不平等的,但是让大多数人服务于少数人这样一个概念让我实在不能苟同,天才是庞大基数中小概率的突变体,社会的主体依旧是芸芸众生,少数天才的存在无法推动时代的进步,历史永远是由大多数人的意志主导的。西方文明近代从十字军东征以来几百年的思想变化才是这些天才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细数欧洲绵延数百年的黑暗中世纪的文明停滞,难道说短短百年人类就突然进化了吗?

  联系我们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正是洋务派、维新派的不成功的努力,给死气沉沉的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为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又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广,才有条件去凝聚人心来做救亡图存的事业。即便是这样,如黄兴、孙中山等革命前辈的惨痛教训向我们展示了少部分的精英没有足够的群众基础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这也是后来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理念的原因。

  对于教育本身内涵的缩小这个问题,也许尼采的本意是让我们跳出学科的局限,从跟多的角度去思考,不要做一个对其他学科一问三不知的呆子。但是教育资源的限制使我们不能从正式课堂上完成这样一个了解其他知识的任务,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己完善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在现有条件下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可尼采接下来说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纪律、服从,少点独立的创新,他认为没有足够基础的创新都不过是小孩子涂鸦的玩意,没有任何价值,并且还会让学生自己羞于继续创作。看到这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二十一世纪不断被反复提及、重点强调的创新意识,在十九世纪居然被尼采这么批判。当然,或许是我的理解有误,尼采并非否定创新,而是否定没有基础的创新。然后尼采的话再次让我皱起眉头,他对当代德语的粗鄙感到失望,对古希腊的严谨的学术风气感到向往。我没有学过德语,在我看来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桥梁,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乐于去使用它并且能更好地表达才是最重要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每一次主流文学体裁的变化时,总有些人对新型的体裁不屑一顾,向往就文学体裁的各种好。不是说旧的就一定不好,但在我看来,大众在某个时期选择了某种形式是由他们的一种内在的需求在里面的。就如现在的一些网络语言,年轻人认为这些语句能更好的彰显他们的个性,使得这样的不太符合语法规范的“病句”大肆流行起来,尼采会不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大逆不道呢?

  从整本书来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尼采对于个人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他痛心于教育沦为国家的统治工具。说句实在话,对于生在中国的人而言,教育是政治的前沿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到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为统治阶级服务。哪怕是今天,无论是奉行社会主义还是奉行资本主义,教育从来不会讴歌对手的美好,日本有意识地删改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内容,英国也在有意无意地对鸦片战争进行忽略。至少这些内容没有在中国这么重要,大家的屁股坐在那,可不要奢望脑袋替别人着想。

上一篇:对伪心理学说不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希特勒传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