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六)增进民生福祉“强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让民生政策更有温度。

  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易地搬迁群众住房、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提升行动,实现高质量脱贫。以扶持发展特色增收产业为突破,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引导群众就近就便融入当地产业发展。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强化“志智双扶”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奖勤罚懒激励资金作用,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确保脱贫成果得到长效巩固。继续做好昌都“三岩”片区整体搬迁、那曲高海拔搬迁、羊八井风湿患者集中搬迁等各项工作。

  稳定就业形势。开发就业岗位3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6万人次,转移就业收入4.3亿元。加强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培训,落实就业困难群体技能培训、创业贷款、股权投资及融资担保等精准支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确保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年内培训城镇失业人员和农牧民8500人以上,把有效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经营增收作为基层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硬任务,引导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实名登记和银行代发民工工资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以上,劳动监察投诉案件法定期限结案率98%以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定期限结案率95%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提升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运行和管理安全。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做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覆盖,建成精神病人福利院。积极推广社会化养老试点,推进“公建民营”和“医养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开展全市城镇住房普查,加快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做好老城区危房改造,年内完成6812套公租房、6419户棚户区改造、255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做好小康安居工程试点和集中安置点收尾工作。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加大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调剂,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确保市场供需平稳有序。

  优先发展教育。高标准完成“五个100%”目标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新建幼儿园14所,小学5所,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17所,加强教育资源供给。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强特殊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发展,推进城关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深化教育组团式援藏,做好人大附中、北二外与我市联合办学,办好家门口的“西藏班”。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打造过硬师资队伍。加快建设学生午餐配送中心,积极推进城市小学供餐工程,提高供餐覆盖率。

  提升健康水平。全面推进“健康拉萨、健康城市”创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做好农牧民健身工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农牧区合作医疗报销、药品采购等服务管理水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服务率达到100%。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市中心医院正式运营,深化以院包科,提升市人民医院大病救治能力。加快县级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完善双向转诊程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持续开展结核病和风湿病查漏补缺筛查和包虫病免费救治,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50/10万。推动藏医药事业传承和创新发展,推广藏医药浴等特色技术服务。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好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文艺、电影、图书下乡活动,推动“农家书屋”“寺庙书屋”服务升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筹备成立象雄文化研究中心。加强广播电视及新闻出版工作,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做好藏语文编译,加大规范用字执法检查力度。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建设体育产业众创空间,举办区域性体育文化产业论坛。继续办好拉萨半程马拉松、纳木错徒步大会等品牌赛事,加快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打造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