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村现代化。新建高标准农田71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加快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荆门部分)前期工作,推进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抓好汉江一二期堤防和长湖湖堤加固、汉北河(荆门段)防洪综合治理、钱家河等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对68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依托荆钟、荆京、荆沙三条示范带,突出产业集聚型、创新创业型、文化传承型、强农富农型,分别打造1个以上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统筹推进小城镇、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施“领头雁”计划,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自然风貌管控,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七)全力打造现代化精致城市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补齐城市能级和品位短板。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启动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前期研究工作;编制高铁新站等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交通专项规划;推进掇刀石大道以南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实施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130个。完成泉水大道建设和金龙泉大道改造;加快荆东大道改造、龙井大道南段、航空路、尉迟恭路、华科路东段、罗汉山隧道、漳河环库公路等建设;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完成象山景区改造,抓好东宝山改造工程;实施原葛洲坝水泥厂山体修复治理;配套完善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荆门传媒中心、“两馆两中心”、市民中心等重大公用工程投入使用。
不断提升精细管理水平。有序推动专业市场退城进园,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提升工程,抓好深度保洁,加强街巷常态化管理,实施违规占道、大货车进城、建筑渣土抛撒、噪音油烟污染等专项整治。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即查即处新增违建,加快消化存量违建。
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实施“八大提升行动”,举全市之力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保护,让文化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书香荆门”建设,总结提炼荆门精神,弘扬主旋律,倡导新风尚。
(八)全力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断注入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
切实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科学设置、全面优化政府机构及职能配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问题,构建简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改革和五三农场企业化改革。
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抓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力争1-2家企业报会。加强与泰康人寿等大型保险集团合作,推动险资入实。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
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推进市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化解国企改制遗留问题。完成社保征管体制改革任务。坚持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和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化改革。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配合推动沿江高铁武荆宜段开工建设,确保蒙华铁路荆门段投入运营、枣潜高速通车。积极争取冷水机场实行军民合用。提升漳河机场和汉江荆门组合港通航能力。加快荆门国际内陆港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抓好荆门海关保障建设。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引导外贸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
(九)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坚持把创优营商环境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重器,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打造便捷高效、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