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突破打造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万亩千亿能级通道产业园规划建设,争取列入全省第一批万亩千亿高能级平台建设计划。以嵊新区域科产城融合的先行区、集聚高端生产**业的中心商务区为定位,启动建设高铁新城。推进国际友好城市交流结对,组织企业抱团参加东盟博览会等“一带一路”国家展会,参与办好中国(国际)电机厨具展,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建立健全“订单+清单”预判和管理制度,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确保出口占全国比重6.41%以上。进一步完善外资招引机制,加大外资招引力度,争取全年引进外资1.1亿美元以上。

  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加快科创中心专业化运维,新增入驻孵化企业15家以上。加强对北航投星空众创空间“控量增效”绩效管理,切实发挥与北航投合作优势,加快争创国家级孵化器。高标准推进厨具电器、领带服饰、机械电机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质性投运杭州“嵊州企业研发大楼”。加大领尚小镇建设及招商力度,力争列入省第五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首批11个小微企业园确保建成投运5个,推动小微企业入园350家,并启动第二批小微企业园规划建设。

  (四)致力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彰显剡城特色韵味

  围绕提能级、精品质,大力实施现代城市建设、越乡文化提升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城镇功能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魅力,进一步扩大嵊州的美誉度、知名度。

  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围绕对接重大战略机遇,前瞻性推进市域空间规划修编,合理确定功能分区,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在“项目所需、资金可筹”前提下实施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加快丽湖、城东、浦口等片区规划开发,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全力保障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等大交通项目建设,建成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码头。主动对接嵊新市郊铁路方案研究,加快打造接轨绍兴45分钟通勤圈。优化市内交通路网,建成527国道黄泽至甘霖段、杨港路东延及地下隧道工程,动建527国道甘霖至长乐段,基本建成城市二环,谋划布局城市三环。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加大甘霖镇小城市培育力度,持续提升小城镇的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三城同创”,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进入省内前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通过考核验收。以“绣花”精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扎实办好10件“城管小事”。建成艇湖城市公园,完成三江两岸景观提升改造,开展绿道系统和慢行系统建设。推动城隍山“还山于民”,加快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万平方米,不断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开展新一轮交通治堵五年行动,优化市区交通出行,建成浦口公交枢纽站,动建3个乡镇运输服务站,新建50个农村公交站亭。推进长乐江、石璜江、崇仁江、小舜江综合治理。*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二期项目,加快艇湖工业水厂、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工作,加快培育特色商业街区,争取引进落地五星级酒店1-2家。促进消费升级,全面深化“放心消费在嵊州”建设,实施批发零售业提升改造行动,推进国商、吾悦、和悦三大智慧商圈建设,培育推广新零售模式,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加快电商发展,举办特色网货展销节,争取70%以上规模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培育发展电商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进一步做大生产**业,加快发展共享经济,推进建设区域电商总部和物流配送基地。促进嵊州小吃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建设嵊州小吃产业园,举办首届嵊州小吃文化旅游节。

  擦亮越乡文旅名片。开展越剧文化圈建设,力争中国越剧艺术节落户嵊州,推动越剧艺校3+4办学模式提升,建成50个爱越小站,着力建设越剧传承创新示范区。举办剡溪智库第二次年会,创建国家级诗词之乡,加快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规划建设,*挖掘、加快开发王羲之、谢灵运、戴逵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存,积极打造中国唐诗风情体验旅游线。*建设剡溪文化产业带,加快越剧小镇、嵊州博物馆、金庭书礼小镇等项目推进,积极发展互联网游戏、仿古家具、戏具服装等文化产业。扎实开展文化“三走进”活动普及行动。大力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加快百丈飞瀑、温泉湖、崇仁古镇等景区提档升级,争取创建4**景区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