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充分激发农业农村活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全面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扎实开展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年内完成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顺应农村产权主体多样化需求,探索资产评估、产权经纪、抵押担保融资等服务,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规范交易流程和管理,提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水平。统筹抓好农业水价、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改革,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精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十个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高沟、红窑等重点中心镇、特色小镇完善功能配套、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具有较强产业基础和人口集聚能力的现代新型城镇,力争高沟“缘来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充分发挥高沟扁担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示范作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争取到2020年打造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6个左右。按照“鼓励进城、引导进镇、尊重留村”原则,抓住用好政策“窗口期”,大力实施农村康居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新建一批定向安置小区,改造提升一批需保留自然村,不断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以开展卫生镇村创建为契机,大力实施集镇面貌提档升级工程,统筹抓好农村道路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4000座,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危桥10座,创成市级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示范乡镇10个。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新增造林5000亩,树种更新4000亩,全县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4%。

  三、更加聚焦产城融合,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品质

  高标准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多规合一”空间信息技术平台运行体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空间利用等要素,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及城市双修等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提升老城区、繁荣新城区“双区联动”工程,推进红日公寓二期等安置房建设、老旧小区整治以及红日大道东段两侧棚户区改造,启动渠南路中修、郑梁梅大道与安东路交叉口渠化改造以及涟河风光带提升、新一中南侧游园等项目,抓好邮电中沟、炎黄中沟等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滨河科技文化中心、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清涟大道建成通车。系统谋划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协助做好淮安涟水机场三期扩建前期准备、连淮扬镇高铁建设以及宁连高速扩容,确保涟水高铁站年底前投运,完成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淮安港涟水新港二期等主体工程,探索航空、高铁、水运、高速公路等多式联运体系,着力构建“空铁水公”快速转换、无缝对接的集疏运网络。

  高起点发展城市经济。做大枢纽经济,积极策应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促进“淮安航空产业研究院”项目成果转化,推动与顺丰、腾讯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高铁商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航空物流、航空制造、临空现代服务业等业态。做活现代商贸,推动新城控股、明发集团等项目落地,加大科技金融、城市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努力打造高品质核心商圈。做优全域旅游,完成涟水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今世缘旅游景区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区,加快五岛湖旅游区综合开发,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强电子商务,围绕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快中国(涟水)喜庆用酒产业电子商务基地线下体验中心建设,拓展电子商务产业园、空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功能,推广农村电商“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发展模式,全年电子商务营业额突破45亿元。做特文化产业,实施乡土文化振兴工程,突出龙头企业打造和“三上”文化企业培育,年内新增“三上”文化企业4家以上。

  高要求加强城市管理。坚持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强化数字城管应用及智慧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网格化、智慧化。加强市容秩序整治,围绕商场、农贸市场、学校等重点部位,集中治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行为,着力解决乱停乱放、乱闯红灯等现象,坚决杜绝“失管”“漏管”。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组建环卫智能化管理平台,推行城区“三纵四横”主干道快速保洁模式,规范62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管理,进一步深化“厕所革命”,推动公共厕所提档升级,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开展违法建设整治,坚持即查即拆,努力实现新违建零增长、老违建去存量。大力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县、镇(街道)、社区”三级物业管理体系,真正实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切实提升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