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落实“双招双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专门招商机构,实施专业精准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围绕省“十强”产业、市“5+2+2”产业体系、“四新”产业,紧紧盯住世界500强企业、国际国内综合实力突出的旗舰型企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高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开展敲门式招商,引进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中国一汽华东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广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尽快落地。重视企业招商,引导企业加强对外合作,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围绕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既要加强与国企的重组合作,又要抓住国家放开石化产业外资准入、外资企业竞相到我国投资布局的机遇,争取引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优势突出的知名外企,实现石化产业持续发展、高效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园区重要作用,引进聚集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四新”板块和产业集群。坚持产才互动、以用为本,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专业技能人才。营商环境是“双招双引”的生命线。突出落实“一次办好”,推动“3545”走深走实。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多评合一等模式,推进“证照分离”、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实行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开展“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优惠、送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以与企业家赛跑的精神为企业服务。

  注重提升创新能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牢牢把握创新平台、科技人才两个关键,推进产学研结合、油地校结合、科技金融结合,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重点产业,扎实推进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并探索赋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发挥油地校资源互补优势,共建科研聚集区,聚焦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依托农高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汇集中科院20余家院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力量,建设一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现代农业技术辐射中心。东营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建成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减免力度,强化“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离岸科研机构,加强科技研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我市中小企业数量多、潜力大,要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支持企业用好科技创新、品牌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三大法宝”,心无旁骛攻主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和中国(东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14%以上。着力培育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优化企业家干事创业环境,让重视科技、崇尚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硬任务,既补短板,又固底板,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落实金融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统筹解决金融领域突出问题,促进经济金融深度融合。鼓励银行机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加快组建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群,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因企施策化解企业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形势有效稳控。加快推进政府背景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加强与大型担保机构业务合作,探索政银企共担风险模式,化解大型优质企业担保圈风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合作活动,*推进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制管理工作,为优质诚信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融资保障。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扎实做好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稳健发展,加快东营银行上市步伐,鼓励证券、保险行业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创建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强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海上作业、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整治,加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