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三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始终坚持把“三大攻坚战”摆在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综合施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措施有力。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逃废债、虚假租赁等违法行为,全市化解不良贷款31.52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2.07%。精准脱贫扎实有效。深化挂钩帮扶制度,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体制内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346个贫困村实现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百”示范带动工程和“百企帮百村”活动,落实精准医疗扶贫慈善救助制度,实施“雨露计划”“春潮行动”,1.15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1836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脱帽”、3个申请“脱帽”,20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2017年底新增贫困和返贫人口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坚持最严的生态标准,继续实施“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工程,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坚决落实河湖长制,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成果继续巩固,3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100%,15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内小流域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坚持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0.69 万亩,整治毁林种茶2.8万亩。落实“三个必造”,复绿造林1.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7.99%。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通过验收,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武夷山田园综合体试点工程稳步实施。

  (四)“水美城市”加快推进。坚持“水安为先,因水而美、由美而富、富而文明”的理念,持续加快建设“水美城市”,完成投资62.54亿元,各县(市、区)建成一批滨水公园、栈道等项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和品位显著提升。南平市和3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城区)称号,6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启动行政中心搬迁,武夷新区加快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综合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天圆地方”、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万达综合体正式开业运营,云谷小区、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南平一中武夷新区高中部、少年儿童重点业余体育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公交系统逐步向南林核心区延伸,武夷新区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建阳区加快实施嘉禾大道拓宽改造、双龙桥隧等57项、总投资103.3亿元的同城化项目,与武夷新区紧密相融。延平城区建设同步推进,“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康体休闲慢行段、滨水花海景观段、古渡公园段对市民开放,九峰山空中栈道、九峰隧道、杨真隧道加快建设,继续实施一批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和地下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夜景亮化工程投入使用。闽江航道整治、新港路二期、316国道改扩建及瓦口洋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

  (五)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高标准编制《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实施“十大工程”,着力推动“五大振兴”。 加快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37个、家庭农场653家,新增高标准农田28.26万亩,建成3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完成市本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对重要农产品推行“一品一码”销售。深化“南平机制”,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联动、服务、保障机制,在派科技特派员1672人,连续19年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被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深化农村改革,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17万亩,1652个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新改建农村公厕257座,新建改造村庄三格化粪池3.6万户,119个省级美丽乡村新增绿化面积7.7万平方米、整治裸房2130栋,建成精品示范村25个。落实路长制,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485公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树立文明乡风。严格标准、严明纪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