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要素保障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建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快土地确权和流转。进一步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的资源产权体系。加快转变乡镇职能,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新时代“南平机制”创新发展。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探索赋予“南平机制”新内涵,将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导入农村,激活乡村细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下派村支书与科特派等多支下派队伍互动联动,深化“找好一条路子、抓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以连续推进科特派制度20周年为契机,加快成立闽北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支持科特派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领办企业等方式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科特派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七)保护优先、示范引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强能源、工业、建设、交通等领域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落实河湖长制,深化推进闽江流域、小流域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综合治理,开展河流“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有序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打造清洁家园。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全面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集约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好。持续推进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快实施富屯溪、建溪等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强化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亩以上;加强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移动执法监察,严厉打击毁林种茶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管控体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优化林分空间结构,完善森林生态功能,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实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落实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加快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污染物排放许可、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制度。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等制度,继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更加全面衡量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八)勇立潮头、奋楫扬帆,*推进改革开放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要继续推进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内外联动和双向开放。

  强力推动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将办事时限统一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0%以内,审批环节压缩至3个以内。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和负债率管控,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问责和工作考核,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统筹推进市县机构改革,加快建立健全适应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之后的工作运行机制。

  持续扩大开放。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实行更加精简、快捷的通关作业,加大国际和港澳地区航班航线培育力度,发挥海外侨社、友城以及香港南平联谊总会、澳门南平联谊会、武夷之友等平台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朋友圈”。深化南台交流,推动经济文化多层次合作。主动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的闽东北城市协作开发集团和“福建两翼发展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积极推动闽东北区域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建设,加强文化、体育、卫生与健康、职业教育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闽东北区域旅游联盟,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