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四)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全面振兴新格局

  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实施陆海统筹、城乡联动,扎实推进“西拓北进”战略,加快形成全域统筹、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启动至2035年的城市空间规划编制,描绘新时代大连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金普城际铁路、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地铁4号和5号线等项目建设;启动梭鱼湾公园改造工程,实施道路照明升级改造。做足城市更新“绣花”功夫,继续推进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扩大居民垃圾分类试点实施范围,完善末端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城镇新建改造公厕125座、新增内厕开放169座;推进五好小区建设、停车场建设和城市绿化,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打造更加干净、有序、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五个振兴”总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复州城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大力推广“大连大樱桃”“大连苹果”等形象标识。开展青年农场主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6.3万座。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通屯油路350公里,大中修农村公路400公里。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100个以上。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继续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确保3月底前完成任务。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北转移、基础设施向北延伸、生产要素向北集聚。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培育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及配套企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坚持产城融合,开展“飞地经济”试点,推动“飞地园区”建设。加大财税支持县域经济力度,增强县乡两级财政实力,扩大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权。加强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促进创业集聚、就业集聚、居住集聚。

  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强市。研究制定加强国家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现代海洋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洋信息服务、涉海金融保险、涉海法律服务等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叫响“大连海鲜”品牌,打造“蓝色粮仓”,推动我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

  (五)坚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全面振兴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宜居典范城市,努力让大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一单”环保管控模式,强化环境保护硬约束。加强海域海岛岸线保护,加大岸线治理修复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4万亩。修订《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和制定《大连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提升扬尘精细化管控水平,启动露天矿山扬尘综合整治,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力度,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强力推进碧水工程,*实施河(库)长制,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海上污染源控制、入海排污口日常监管、重点海域污染整治。加强公共治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全面实施净土工程,实行污染地块风险分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有序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和废旧矿山,增加城市生态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