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五大发展行动,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财政收入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

  (一)高定位建设国家科学中心。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建设一流平台。围绕“四个新高地”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强力打造“四个先行区”。大力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8+N+3”创新体系,加快聚变堆园区和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建设,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合肥超算中心,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等预研。强化与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促进市校深度融合,主攻应用技术转化,建设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让创新之源持续奔涌。

  融合高端资源。开展基础前沿领域和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户,实施重大研发、科技小巨人项目50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0户。开展产学研融合创新,新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00家以上。鼓励创新主体加大投入,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5%以上。建成安徽创新馆,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交易会,让创新主体茁壮成长。

  优化创新环境。*推进“全创改”,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抢抓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机遇,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创板。建设国家特色双创基地,打通从众创空间、工业园区到产业集群的全生命周期创新链,提升专业孵化水平。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建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专利快速申请授权绿色通道。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培育集聚,*实施“6311”重点工程,用好首席科学家制度、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等政策,打造人才“强磁场”,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二)高质量推动产业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强基工程、“振芯铸魂”计划、技术改造行动,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发挥国家、省、市三级战新集聚发展基地和省级工程(专项)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联宝新增年产千万台智能产品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二期等项目投产量产。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以中国声谷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园区”,力争完成3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培育15户智能工厂和180个数字化车间,实现5000户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让制造业成为合肥发展的坚强基石。

  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发展,促进生活**业精细化发展。大力推进合肥国家综合物流枢纽、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庐阳金融城、滨湖金融小镇、派河国际物流园、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集聚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创建巢湖·姥山岛国家5**景区,推进巢湖市、庐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家博会等知名会展,全方位提升合肥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家政服务等深度融合,加快孕育平台型消费、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档升级,让服务业成为合肥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