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一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升农村“双基”水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标扩面,建成89个中心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县域行政村实现环卫治理市场化服务全覆盖,乡镇政府驻地实现污水处理厂设施全覆盖,完成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行动,实施万亩大圩、中小水库和灌区达标工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100公里。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万亩。强化永久性基本农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心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现代化农村。
(五)高站位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努力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统筹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全力开展“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有效解决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加强政府权力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农村土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政策,稳步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公共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推进统计体制改革,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在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市场要素、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举办第七届四省会城市会商会。*落实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纲要,在城际轨道、产业走廊、环保治理等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加快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中心。提升与皖北结对合作水平。
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加密中欧班列,加快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水运港多式联运,促进吞吐量稳定增长。积极申建肉类进境指定口岸,提升航线综合运营水平,谋划开通新的航空货运航线。加快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扩大进出口规模。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推动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推进中德(合肥)智慧产业园、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侨梦苑”等建设,打造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推进国际友城交流。扎实推进大招商,扩大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支持县(市)区、开发区设立专项产业招商基金。实施精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招商引资增长10%左右。
(六)高强度推进“三大攻坚”。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打好三大攻坚关键战役,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关口。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探索建立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强化源头管控,实现共防共打。持续深化政府隐性债务“四清四实”专项整治,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抓好“八大提升”工程,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健全脱贫成果巩固跟踪制度,加强对边缘农户、易返贫农户的跟踪和持续帮扶,有效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聚焦“三大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战役”,以最大的决心,下最大的力气,坚定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根据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集中打好巢湖水环境治理突击战,统筹推进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建厂处理、生态补水、湿地净化等工程,加快实现入湖河流清澈干净,为群众提供更多亲水环境。健全“河长制”“湖长制”,突出治理南淝河,持续巩固双桥河、派河水质达标,确保十五里河消除劣V类,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启动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建成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四期、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三期、陶冲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做好雨污管网建设、养护,新建一批城市初期雨水调蓄设施。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严格建设用地和污染地块环境监管,继续推进试点地块土壤修复。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行为,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预报预警和质控体系。强化企业环保信用约束。开展各类绿色创建行动,一定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天蓝气净、水清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