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1月8日在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凌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1378.3亿元、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2.5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完成进出口总额300亿美元以上、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2.9%;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

  ——创新驱动跑出加速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加快培育,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扎实推进,滨湖科学城拉开框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4%,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9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区域发展创造新业绩。肥西、肥东、长丰在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巢湖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庐江再次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包河、蜀山、庐阳、瑶海巩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地位。高新区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经开区跃居国家级经开区产业基础前十,新站高新区加快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安巢经开区扎实推进中国创新力百强园区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PM10、PM2.5平均浓度下降8.8%、14.3%,连续5年实现“双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15个国考断面中13个达标、1个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面展开,城区4个地块土壤修复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全创改”、“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改革稳步落实,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提速建设,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国际徽商大会成功举办,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精彩圆满。

  ——人民群众增添幸福感。实打实办好31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859.8亿元、占财政支出85.6%。城镇新增就业突破25万人,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300元、20200元,增长9%左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瞄准前沿,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正式成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顺利开工,量子创新院、中科大高新园区全面建设,安徽创新馆、离子医学中心、类脑实验室、中国声谷等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8个省实验室和7个省技术创新中心组建运行。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学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建成使用,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启动建设,合肥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多户、总数突破2000户,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700件、同比增长15%。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肥诞生,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一批国之重器在科学星海中闪耀光芒。一年来,我们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之都正昂首迈向高光时刻。

  (二)聚焦高端,产业升级持续加快。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政策,安排100亿元资金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考核连续11年荣获全省第一。*实施“三重一创”,统筹推进战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智能语音基地入列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0%以上。京东方10.5代线、晶合12吋晶圆、通威2.3GW高效晶硅电池、江汽蔚来等项目投产量产,江淮大众首款新能源汽车“思皓”正式下线,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开工建设。家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智能化改造,建成57家智能工厂、495个数字化车间。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五年规划出台实施,高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合肥数字经济位居省会城市前十,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家博会、农交会、苗交会等展会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不断增强。合肥电子信息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获批建设,省级军民融合服务平台正式落户。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合,“合肥制造”正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一年来,我们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聚力产业创新,推动“三个变革”,培植起高质量发展的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