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8~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此,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壮大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基石。按照“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发展布局,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全力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打造龙岩产业升级版。
1. 加快融入“两区”建设发展。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进一步放大协同效应,重点推进产业对接、交通互联、山海协作等15个方面重点任务和111个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双龙铁路龙岩段、龙岩机场等重大项目。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发挥我市交通区位、商缘文缘、绿色生态等优势,开展常态化招商活动,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深化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
2. 持续实施“双培育”行动计划。围绕培育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文旅康养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100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百亿企业,精准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推广上杭抓产业链的好经验,支持推动县(市、区)打造百亿产业集群。高质量推进有色金属产业,提高产业链水平,重点抓好紫金铜业铜冶炼40万吨技改、紫金山环境安全整体提升工程、卓尔稀土永磁钐钴合金二期等项目,打造金铜产业基地和稀土产业绿色发展基地,力争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实现840亿元以上。高质量推进机械装备产业,提升中国专用汽车名城和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品牌效应,重点发展高端专用车、工程机械和环保装备、应急装备,加快推进龙工锻件生产、龙净环保输送装备及智能制造、龙马环卫扩建、漳平钢铁、新龙马重组等项目建设,力争机械装备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高质量推进文旅康养产业,突出红色、生态、客家三大主题,建设提升“七景区”,重点抓好龙岩洞文化创意产业园、红炭山健康养老基地、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冠豸山创5**旅游景区等项目;持续唱响“红古田”,以古田干部学院为龙头,做大做强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红色产业链,建设“红古田厅”,开拓“研学旅行”,提升旅游消费质量,打造“红色文化之都”,力争文旅康养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重点打造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氟化工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等四大产业链,突出抓好天甫半导体级电子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突破150亿元。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红古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产值760亿元以上。抓好粮食生产。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互联网返乡工程”,深化与今日头条、美团点评等互联网知名企业对接合作,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物联网、共享经济等数字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基地。
支持龙烟做大“古田”品牌,加快烟草片烟醇化库建设,推进烟草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做大做强建筑产业,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支持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特级资质,培育一批产值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提质发展建材产业,推进水泥企业智能化改造,积极发展新型建材,抓好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龙泰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产值320亿元以上。*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军民融合项目新开工20个以上、新竣工10个以上,实现民品参军25亿元以上。
推进“双百”培育工程,优化融资、市场、人才等服务保障,重点推动“老树发新枝”,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百家成长型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增长35%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