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推进“一河一路”规划建设。以蟠龙河综合整治和世纪大道规划建设为带动,推进新城区“北跨、南拓、东融、西进”。按照“高质量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定位,实施蟠龙河流域起步区综合整治,开工建设蟠龙河流域各类水利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沿蟠龙河两岸两条堤顶快速城市道路。围绕蟠龙河流域,植入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度假康养等元素,沿河布局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高颜值的生态画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走廊。开工建设世纪大道,实施民生南路、祁连山南路等道路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体系。

  着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开展“四城同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功能,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用好国家棚改政策,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1.6万套。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综合整治“烂尾楼”。改造老旧小区78个。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新增城市集中供热200万平方米,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6公里。推动海绵城市连片建设。加快城市公共厕所提档升级,改造涉农街道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户。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深度整治背街小巷,打造精品示范街区。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打通城区路网“微循环”。合理布局停车泊位,支持立体停车场建设。实施运输绿色化改造,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

  着力推进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枣庄机场项目预可研批复,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枣菏高速、枣木高速东延、新台高速工程建设。启用万年闸复线船闸。完成庄里水库大坝枢纽工程,达到蓄水条件;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完成十里泉电厂运煤专线外迁工程、外电入鲁1000千伏特高压“一站两线”工程。

  (五)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写好枣庄特色篇章

  培育更多的富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实施好国家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项目,抓好现代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商互联工程,加快村居“益农信息社”建设,培植一批电商产业园、示范镇村。坚持就地城镇化、镇村一体化、乡村特色化,推动新生小城市、重点示范镇和各类特色小镇提档升级,打造一批休闲小镇、生态小镇、创意小镇。实施“厚道枣庄人、放心农产品”品牌引领行动,进一步提高滕州马铃薯等农业区域品牌知名度,新认定“三品一标”30个以上。引导发展生态养殖,新建美丽生态养殖场20个。支持峄城区高标准编制石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生态旅游,提高产业附加值,打响石榴特色品牌。支持区(市)创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推进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镇、示范村建设。

  营造更美的人居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五化”“七改”工程,创建美丽乡村160个。以镇街驻地、两高沿线、国省干道、城际交界处为重点,全面推进镇域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消除“脏乱差”。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两年内自然村全部通等级公路,实现村居道路“户户通”全覆盖。抓好“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善农村“厕所革命”后续管护机制,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稳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加快乡村造林步伐,建成省级森林乡镇2个、森林村居20个。

  留住更浓的乡土记忆。继续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好古桥、古井、古树、古街巷、古建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打造一批综合性、活态化乡村博物馆,彰显“乡土味道、鲁南风情”。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实施乡村儒学推进计划,传承弘扬农耕文化,鼓励支持挖掘乡村文化、编修镇村史志,保持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更强的发展活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全面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房地一体”登记试点,推动农村不动产进入市场抵押、交易。探索集体资产、农民资产与城市资本合作经营模式,加快盘活农村闲散土地。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健全村集体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动基层农技人员轮训、科技特派员下乡,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