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凝心聚力抓好“双招双引”。强化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形成“引来一个、带来一批”的集聚效应。强化产业招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强化“项目+基金”招商,设立若干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运作,真正用基金吸引项目、优选项目、扶持项目。强化专业招商,选配具备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招商队伍,聘请一批招商大使、招商专员、招商顾问,提高招商成功率。盯紧世界、国内、民企“三个500强”,深化与中国建材集团、国科控股、枣矿集团、兖矿集团等央企、省企的合作,集中力量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精心组织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欧美、日韩、香港等境内外招商活动。发挥各地枣庄商会作用,推动“枣商回归”。完善“双招双引”优惠政策,建立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发挥考核激励导向作用。继续实施柔性引才“百人计划”,开展高层次人才枣庄行、“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活动,新引进“万人计划”、泰山系列等高端人才100人以上。

  凝心聚力抓好园区改革创新发展。统筹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区辖镇街”模式,赋予开发区本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权限。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双招双引”人才实行雇员制管理,建立绩效考核、绩效薪酬制度。推行“亩均投资效益”评价,对开发区实行分档激励,对企业实行差别化要素扶持。加快“腾笼换鸟”,着力处置“僵尸企业”。加大清理处置低效利用土地和闲置土地力度,腾出更多空间用于高质量项目。统筹开发区产业定位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建立“飞地”项目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对市内各级政府引进的跨区域投资产业项目,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项目转出地(招商地)与转入地(承接地)主体税收共享。完善园区设施配套,积极建设智慧园区,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支持枣庄高新区规划布局新的产业聚集区,鼓励高新区、滕州市和有关区制定特殊政策,设立“企业发展特别扶持资金”,对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员工培训、职工福利等实行无偿资金扶持,吸引各类企业在枣庄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打造“枣庄总部经济群”。

  凝心聚力抓好对外贸易。*开展“双唤行动”“双培工程”,继续做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支持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提高出口便利化水平。巩固既有优势出口产品的出口份额,分类推动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支持区(市)创建省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培育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拓展青岛港枣庄内陆港区服务功能,实现进出口贸易“铁海直通直入”。加大与中欧班列对接力度,更好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鼓励外资企业增资发展和并购投资,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凝心聚力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贯彻省“民营经济35条”“非公有制经济10条”,进一步简政、减税、降费,让民营企业更有获得感。开展“一企一策”专家入企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等难题。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下转上”。*开展优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10大专项行动,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建立“政商直通车”平台和企业紧急事态应对机制,做到“企业需要时,政府无处不在;企业不需要时,政府无声无息”。

  (四)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城镇化提质扩容,打造美丽家园

  着力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完善我市组团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优化组团城市空间布局,强化新城区的城市主中心地位。加快新城区与市中区融合发展,重点推进世纪大道建设、蟠龙河两岸两条堤顶快速路建设、枣曹线城市道路升级、齐陶路西延、光明大道提升,实现新城与老城的快速连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流动和产业融合。加快新城区与滕州市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试行滕州市与新城区之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启动祁连山路北延、荆泉路(或龙泉路)南延规划建设,做好B6线配套工程建设和管护提升工作。加快新城区与薛城区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新城区、薛城区的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文体商业设施,完善新城区南部路网,推进京台高速枣庄段(城区段高架)改扩建。发挥教育、医疗、交通优势,促进薛城微山同城化发展。推动跨市域协同发展,抢抓国家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和省里支持鲁西崛起的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规划衔接和项目对接,积极推动徐枣城铁、台儿庄S234接徐州S252、S241临徐线与江苏S270连接线、台睢高速公路、观音机场台儿庄城市候机楼等互联互通项目规划建设;深化与周边城市经贸、能源、金融、人文合作,推动旅游市场共建共享、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