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四、在乡村振兴上统筹发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坚持农业和农村互促共进,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

  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提供有效供给,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花经济”。持续打造“五朵金花”品牌,更加聚焦菊花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茶花等其他“花经济”。科学制订菊花产业发展规划,完善菊花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支持菊花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和产品研发等工作。围绕打造百里菊花产业带,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合理配置多用途菊花品种的种植。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保护和优选菊花优良品种。建立并推行菊花种植、加工质量标准,整合打造麻城菊花公共品牌,以良好的品牌形象抢占国内外市场。开展“千种百万盆菊花进十万户”活动,创新举办菊花节会,为举办全国性菊花盛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推动特色产业板块发展。福田河、黄土岗、顺河、乘马岗、五脑山等地打造一批优质高产油茶基地。宋埠、中驿、歧亭等地积极发展有机蔬菜,在三河口、木子店、张家畈、龟山等地推广种植高山蔬菜,打造武汉城市圈蔬菜供应基地。鼓励龟山岩绿、木子店老米酒、夫子河鱼面、三河天麻等地标优品发展壮大,稳定发展盐田河板栗、铁门大米、阎河藕等传统优势产业,精心打造麻城肉糕、浮桥河有机鱼等特色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国家地标产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0家,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黄冈市级5家。鼓励凤凰白云山、大自然菊业、金兰农业等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业提质、农民增收。示范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70%。

  壮大“三农”人才队伍。多措并举招才引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坚决落实“三乡工程”若干政策,重点支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文化康养产业,力争创办200家新型农业主体。引进“三区”人才⒄不少于15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名以上。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等资源优势,引导每个村(社区)策划包装2-3个有前景的项目,吸引资本下乡,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用好在外人员信息库和同乡会等平台资源,加强沟通联系,融洽乡情亲情友情,力争招引300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石桥垸村“共同缔造”试点经验,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做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统筹乡村文化和产业特色等因素,进一步完善乡镇总体规划和特色小镇、传统村落、重点村庄规划,着力优化村庄布局。支持建设福白菊小镇等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特色产业村,创建省级美丽乡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30个。支持传统村落和特色产业村,在做好保护的同时,依托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打造特色民宿和民宿集中村。鼓励争创一批**景区村庄,规划一批乡村游线路,实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大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村生产生活短板。

  五、在生态宜居上系统发力,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使麻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从严治理环境突出问题。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减煤、治源、控车、抑尘、禁烧等重点工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0%以上。*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确保水质稳步提升。加快建设河东污水处理厂,推动1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运营。“一场一策”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城镇公厕布局,建改农户无害化厕所5.5万座、农村公厕400座、交通和旅游公厕40座。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垃圾环保发电厂,建立完善垃圾收集、分类和转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