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生态红线管控,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发展。

  一是加强环境治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工程,进一步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河流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完成吉溪安全生态水系(二期)等项目,切实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加快红船子垃圾填埋场、城区生活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工业固废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赎买商品林1.8万亩,建设小松溪美丽乡村景观带。大力推进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严格环境保护准入门槛,严控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产业项目,推进“中国笋竹城”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树种和林分结构调整,规范毛竹、锥栗、茶叶栽培管理,建设生态竹林、生态茶(果)园,有效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扎实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创国家森林城市。

  (七)以惠民利民为宗旨,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提升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打赢教育翻身仗,全力推进中小学扩容提升工程、“全面改薄”等项目,加快一中扩建、朱子学校建设。实施“强基壮腰”工程,提升教育质量,力争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校”复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完善总医院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市立医院内儿科病房大楼、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及一批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力争精神病院强制医疗服务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医联体和乡村卫生一体化,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全覆盖。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格局。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建州老年中心“医养结合”项目二期建设,完成社会福利中心二期主体工程。推广“公建民营”形式运营乡镇敬老院和农村幸福院,培育发展候鸟式等特色养老,提升养老品质。加强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云际山公园二期建设和博物馆新馆布展工作;大力弘扬朱子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古城门、古城墙、古廊桥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完成东岳庙修缮,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是提升民生保障。持续推进精准脱贫,实施扶贫“七大工程”和“五个一百”产业示范带动工程,搭建金融、电商、就业等服务平台,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继续巩固扶贫成果,完善社会扶贫机制,加大就业、医疗、教育扶贫力度,强化兜底保障,完成新增贫困和返贫人口全部脱贫。继续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完成最后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快推进市公共实训基地和交通职业中专建设,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350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率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构建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推进青云、龟山、齿轮厂等棚户区改造和问题楼盘化解,扎实推进通仙门棚户区改造、龙船塘二期和水南回拨地安置房建设,力争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1077户。

  三是提升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瓯”,优化基层信访维稳“吸附行动”、高速平安联勤等机制,完善各级综治中心,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加快推进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及人防地面应急指挥中心、“雪亮工程”建设,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掉一批涉黑涉恶组织,惩处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专项整治、风险防控,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气象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