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突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初现端倪。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大会在我州召开,标志着我州乡村旅游迈上了新台阶。落实25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资金2500万元。建成旅游专业村186个,扶持发展农牧家乐1112户,3.6万农牧民从旅游业中直接受益。乡村旅游新业态快速显现,一大批精品民宿、木屋营地、帐篷酒店建成运营,涌现出以力赛村、博峪村为代表的一批效益好、影响广泛的旅游专业村,尕秀村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奖,庙花山村荣获全省乡村民宿精品奖,泰吾赛雍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成为全省典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牧业的供给水平,提升了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程度,转变了农牧民适应市场、融入市场的观念,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强化了乡村治理能力,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加快推进甘南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建设,积极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等综合治理规划。扎尕那荣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功能区调整。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兑付奖补资金2.9亿元,划定基本草原3899万亩,禁牧887 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938万亩,核减超载牲畜37万个羊单位。实施退牧还草、沙化草原(黑土滩)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划区轮牧围栏80万亩,治理改良沙化退化草原76万亩、已垦草原17 万亩,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96.87%。管护天然林647万亩,保护公益林290万亩,绿化造林17万亩,义务植树237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4.38%。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了40个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合作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3.5%,全州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地下水监测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推进“绿盾2018”专项行动,整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19项。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为加快甘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五)突出资源优势,产业效益持续向好。加大牦牛、藏羊、蕨麻猪等八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发放特色产业工程贷款4.49 亿元。生态畜牧业效益提升,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37.01%、49.51%、43.70%,肉类产量7.94万吨、奶类产量8.63万吨。落实项目资金7406万元,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草牧业试验试点等产业项目,扶持合作社186个。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2家。建成蔬菜保鲜库11座。落实牦牛藏羊保费补贴政策,当年赔付1.32亿元。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藏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92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5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111.4万亩,建设良种基地3万亩。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绿色长廊、国道213线、百里洮河风情线、白龙江旅游风情线等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打造。投资15.7亿元,在拉卜楞、冶力关、扎尕那、大峪沟、当周草原、阿万仓等景区景点实施了27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改扩建旅游厕所77座、道路观景台4座。成功举办香巴拉艺术节、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藏模大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保持双增长,旅游人数1217.2万人次,增长1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04亿元,增长13.6%。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全州文化企业达到39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数达到4888人。黄金冶炼、电力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市场商品供销两旺,价格平稳。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新建成155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全州线上销售额达1.6亿元。天津甘南馆正式投入使用。各县市生态产业园建设启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六)突出补齐短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争取中央和省上预算内资金60.3亿元,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兰合铁路、西成铁路(经合作)、合作至卓尼高速公路等8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公路全线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迭部至若尔盖等7条重点公路进展顺利,建成农牧村公路1032公里,合作市客运枢纽中心完成主体。引洮(博)济合工程供水厂建成,引水隧洞基本贯通。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32项水利项目和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全部竣工,江河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显著。实施道路、桥梁、给排水、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城乡市政建设项目98项,完成投资 10.4亿元。州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