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展望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市长张孝成8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动员令,对淮南而言,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具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中央“六稳”等重大政策红利在持续**,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平台在集中叠加,煤电、数据、科教、山水生态文化等重大资源在协同转化,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水运等交通优势在拓展提升,中安煤化一体化、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等重大项目在加快建设,淮南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淮南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坚定必胜信心,抓住重大机遇,担当历史使命,振兴淮南经济。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并全面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1235”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市长张孝成8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财政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指引不动摇。把“稳”放在首要位置,把“进”作为关键支撑,以更有力的“进”,把“稳”的基础打得更牢固。打好“四张资源牌”,做好“三篇文章”,处理好危和机的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点和面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补短板和防风险的关系,构建“一主一副四组团”城市空间格局,推动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不动摇。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

坚持弘扬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不动摇。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改善、能力大提升,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坚持“项目即发展”行动自觉不动摇。坚守“项目为王、项目为上”工作导向,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一手抓“千家万户”的小项目,以项目成效检验干部实绩。持续推动“开发区+招商+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突破,加快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税收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市长张孝成8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推动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一棒更比一棒好。今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深化改革创新 增强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

市长张孝成8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推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聚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去产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续工作,多措并举盘活退出矿井存量资源。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用2年时间基本解决房地产领域群众入住、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引导金融、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举措,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让实体经济轻装前行。聚力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推进建发集团、产发集团市场化转型,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争取一批适用政府专项债券的大项目、好项目。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推进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压降行动,持续整治互联网金融,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聚力重点领域改革。按时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建好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监管。做好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三次土地调查。持续深化国资国企、财税体制、重点领域价格、医疗卫生等领域改革。聚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积极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建立与大院大所常态化对接机制,支持安理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加快光电产业园项目进程,推动科教资源向发展竞争力转变。全面**“双创”活力,推进“1+3+8”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申请发明专利1500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抓好科研项目评价、科研人员激励等政策落实,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