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四是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红利稳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121项改革任务,隆重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抓好“去降补”工作。关闭退出1对煤矿、600万吨产能,妥善分流安置职工7546人。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顺利完成。平稳有序实施盐业体制改革、5家国有农场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年减免24.2亿元。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六个一”要求,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动产证办理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扩大开放合作。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省前列,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9%。与合肥共建的寿蜀产业园有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25%以上增长。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年新增民营企业9412家、个体工商户25345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新增高技能人才5016人。主导、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项,建成全省唯一市级承建的国家级最高计量标准。侯卫东官场笔记

五是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城乡发展加速融合。引导“住建规划下乡、水利林业进城”,让城市与乡村、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主攻山南建设。围绕聚项目、聚人气,完成投资145亿元。编制山南新区总体城市设计及六大导则。4所小学、4家民办医疗机构、2个菜市场、1座加油加气站建成投用,互联网经济产业园一期、国家煤化工质检中心二期等项目顺利完成,碧桂园、龙成奥韵星级酒店等36个社会投资项目加快建设。提升老城品质。完成淮凤路、卧龙山路及安成铺周边道路改造、11条城市道路大中修,建成十涧湖、大涧沟城市大型排涝泵站。推动乡村振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年粮食产量320.2万吨。实施农业产业化五大工程,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创建文明城市。建立路长制,实施八大提升行动。推进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发布推广《淮南文明18条》。

六是全力推进共建共享,人民福祉持续增进。全市民生支出197.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6%。33项民生工程投入4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9.9%。五项社会保险参保411.9万人次,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供养人员财政补助标准、孤儿保障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8.6%、70%、34%、10%、5%、16.6%。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学生资助工作获教育部表彰。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6亿元、企业稳岗补贴7774万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推进健康淮南建设,智慧医疗项目基本建成,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社会办医规模稳居全省首位。

七是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市政府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等制度,着力增强八种本领,切实优化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全面学合肥,对标提效能”活动。把学习活动延伸到科室长、办事员、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对标学习合肥先进经验、创新做法、制度流程,建章立制,提升行政效能。政务服务满意率达到96.98%。严格依法行政。完成全市“七五”普法中期督查。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政府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68件、政协委员提案335件。全面从严治政。*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持续深化“三查三问”。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主动压减调整市本级预算支出1.07亿元,全市“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市长张孝成8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一年,我们踏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肩负着开创性使命;我们经历了多重困难风险的挑战,付出了很多艰辛。面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防风险补短板的艰巨任务,经济能够稳得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