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范文大全  >  书函范文  >  家书范文  >  太公家书(九)

太公家书(九)

发布时间:2019-04-14 09:12:35

第三部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复印件)

附录 五

黄埔精神民族魂

————怀念黄埔爱国军人我的父亲李树杰

李新安

(一)

“香港、澳门的回归举世瞩目,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千禧年的大事,也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赞颂。港、澳顺利回归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适用于这两个地区,同样也适用于台湾……”

这是我的父亲,一个身患晚期胃癌的黄埔老人病危期间,躺在病榻上向前来采访的《盐阜大众报》记者吐露的心声。

父亲病重期间,我每天守候在他的病榻前,当他精神好些的时候,老人就给我讲述他过去的人生经历,他在生命垂危之际,仍把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把一部沧桑的历史深深烙印在他的眉宇之间。随着他断断续续的回忆,使我看到了父亲所走过的坎坷人生,也看到了一部与我们整个民族盛衰息息相关而又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历史。

我父李树杰,又名李树人,1917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县楼王镇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代,在我祖母的教诲之下,使他自小养成了正直善良的品德,并立下了发奋求学为穷人翻身和民族崛起而抗争的志向。16岁那年,他就学于盐城亭湖中学。中学毕业时,正值日寇入侵,抗战爆发,目睹日寇处心积虑,实行大陆政策,使我国势日危,他忧心如焚,值此大敌当前,敌蹄纵横,我国处于存亡绝续之秋,“男儿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立志投笔从戎,以三国人物徐庶之母亲勉其子时 “忠孝不能两全”的名言,跪地求己父母,在大敌当前之际,让他先为国尽忠,等到打败日寇后回家,再为父母尽孝。话毕,他不顾家人阻挠,毅然出走,前往武汉报考了黄埔军校,走向了救亡图存的道路。几年前,他在一篇题为《投笔从戎话当年》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

投笔从戎话当年

“伟哉黄埔,您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您这爱国革命的干城!您生逢其时,任重道远,您位临珠江,胸怀华夏;您培养了多少英雄儿女,您肩负着历史使命;您披荆斩棘,北伐东征;扫平群雄,扭转乾坤。您功垂万古,业泣鬼神!而今我金瓯破碎,更待您救亡图存。眼下您校迁南京,正召唤着我向您投奔。啊!黄埔,但愿日后您成为我出击歼敌的辕门!”以下参见前文《范懿百世》第一部分《你们的好奶奶》中的第二段《难忘的苦根》里的第8小节编者按1)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靠厨业过活的人,是被社会所轻视和岐视的。他们的儿女,也是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的。他们连读书的权利都没有,更遑论其它。我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历代在楼王镇靠厨业为生的家庭里。当我知事之后,从我母教言语中了解到我祖辈已有五代靠这行度日。他们受尽了地方土豪劣绅的欺压,最终都含冤叫屈地了却一生。到了我这辈,我父母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尤其是我母亲,经常把我祖辈受人欺压的情况向我谆谆教诲,促使我勤奋读书。她耳提面命,诲我不休,要求十分严厉。可是,封建社会并不因为我读上了书便从此改变对我家庭的看法,事实上那些岐视我父亲的行径即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也还活现现地重演在我的眼前。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富家子弟,仗着其父是当地戒烟酒协会主任,竟肆意辱骂我父亲:“你千岁是个奴,我一岁是个主!”。以下参见前文《范懿百世》第一部分《你们的好奶奶》中的第二段《难忘的苦根》里的第3、4、5、6、7小节(编者按2)

......眼看我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金瓯破碎,国势垂危,令人忧心如焚!惶惶终日,不能不秉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基此,我报考黄埔军校走救过兴家之路的志愿于是确立。虽深知学历和学识诸多不符合要求,差距不可思议,难关重重,困难很多,我却始终没有动摇这个志愿和决心,直至第二次考取为止。为此,我后来曾作歌以记其事曰:

“说闯关,战艰难,考过南京又武汉;敌机轰炸壮我胆,考生如云视等闲,父母也难拦。”

以下参见前文《范懿百世》第一部分《你们的好奶奶》中的第二段《难忘的苦根》里的第9、10、11小节(编者按3)

......我母教诲语重心长,斯情斯景,至今记忆犹新。但从此一别,人世沧桑,我竟再不能为他们尽孝,有失我为人子之道。而成为我终生之遗恨,实在痛悔莫及!

当我到了南京,军校送我等去武汉的船,正待启航出发,我赶上了它,便随船到了武汉,被指定住在当年张之洞练兵的左旗营房内,听候通知在这里复试。这里距名扬中外的黄鹤楼胜地不远,出脚可到。我抽空先去一睹为快。登上黄鹤楼,看见黄克强将军的铜像高高立于其间,风仪威武雄伟,不仅顿使我对其当年在北伐中建立的不朽功勋肃然起敬,从而也坚定了我为爱国投奔黄埔军校从戎救国的决心。我一时心为所动,即兴舒怀《有感》一首,以示敬仰,而惕来兹,我写道:

上一篇 : 哈佛家书
下一篇 :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