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

作者:刘勰

  〔译文〕

  相传黄帝生而神异,能够得到鸿大的符瑞;曾在泰山上刻其功迹,在荆山上铸鼎。大舜巡视山岳的史迹,《尚书·舜典》中有显著的记载。周成王和周康王的封禅典礼,也见于纬书《乐·动声仪》之中。到东周时齐桓公称霸,曾打算按帝王之礼进行封禅;管仲婉转劝阻,认为当时有蓬草、恶鸟等怪异现象出现,不宜封禅。由此可见,只有帝王才能刻石封禅。但管仲所讲西海的比翼鸟、东海的比目鱼、南方的三脊茅、北方的黄米等祥瑞的出现,都是一些空谈,无以证验,主要还是帝王功德的大小而已。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封禅书》列为《八书》之一,特地要讲述封禅,可见这的确是祭天的重大典礼;而铭刻功绩以进行祝祷,就是祭天的大观了。秦始皇刻石封禅于泰山,其《泰山刻石》文为李斯所写;法家文辞的特点,是缺乏弘大润泽的风格。它虽然比较粗疏,却颇有力量,也可算是当时最好的作品了。展望两汉,封禅之礼隆重而盛大,如西汉武帝在肃然山、东汉光武帝在梁父山封禅,歌功颂德的封禅文,都是名家大作:司马相如的《封禅文》,是汉代首先出现的佳篇。它说明封禅的开始,叙述历代帝王,显示美好的符瑞,反映盛大的功业,歌颂当今,超越往古,宣扬美德,贤于列圣;用吉祥的符瑞来歌颂,用泰山盼望帝王的临幸来赞美。这篇司马相如最后写成的《封禅文》,其实是汉代封禅文的新作。到东汉光武帝时的《泰山刻石文》,则是张纯所写。它的开始是学习《尚书》,末尾却写得如同祝辞;其中引用不少纬书,叙述西汉末年的离乱,赞扬光武帝的武功和文德等等;叙事核实而说理正确,虽然文采不足,内容却是有余了。以上二家之文,都是泰山上的刻石。至于扬雄的《剧秦美新》,班固的《典引》,虽然没有刻石,所写都是有关封禅的事。读《剧秦美新》,它的写作显然是模仿司马相如的《封禅文》;其中多用隐约诡诈的言辞,因而写了不少神怪之事。但它的整个结构相当严密,文辞有条理而圆和畅通。扬雄自己说写这篇作品已“极尽思考”,可见他是用尽全力了。《典引》的描写,雅正而优美;这是作者考察了前人的得失,因而能掌握得当;它表达意义、组成文章,写得富有文采而又巧妙。所以班固曾说:“《封禅文》虽然华丽却不典雅,《剧秦美新》虽然典雅但不核实。”这岂不是考察了前人的作品就易于认识明确,循其体势就容易收到功效吗?至于魏初邯郸淳的《受命述》,不过攀附前代名作,风力不足;写得好像颂体,虽然文理还有条不紊,却很平庸而不高超。到曹植的《魏德论》,是假设主客的议论,一问一答,文势迂缓,长达千言;费劲不小,却收效甚微,缺乏力量和光芒。

  〔注释〕

  1 黄帝神灵:《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正义》曰:神灵,“言神异也”。

  2 克:能够。膺(yīng英):接受。

  3 乔岳:高山,指泰山。

  4 铸鼎荆山:《史记·封禅书》引公孙卿的话:黄帝在泰山封禅后,“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荆山:在今河南陕县西。

  5 巡:指天子视察之行。

  6 《虞典》:即《尚书·舜典》,其中讲到虞舜巡视泰山等四岳。

  7 成康:指西周的成王和康王。

  8 《乐纬》:指纬书《乐·动声仪》,其中讲到“成、康之间,郊配封禅”(见《后汉书·张纯传》)。

  9 齐桓:指东周时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10 爰(yuán员):于是。窥:探视。王迹:帝王的事迹,指齐桓公打算举行帝王的封禅典礼。

  11 夷吾:管仲的字,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谲(jué决):诡诈。

  12 距:即拒。怪物:《史记·封禅书》载,齐桓公自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认为他和古代帝王的功德一样,想要封禅。管仲反对他说:古代封禅,有很多祥瑞出现,如东海的比目鱼,西海的比翼鸟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鸱枭(chīxiāo吃消):猫头鹰之类恶鸟。鸱枭、蓬草等,即刘勰所说的“怪物”。

  13 玉牒(dié蝶)金镂(lòu漏):这里指刻石封禅。玉牒:封禅之文。牒:简。镂:刻。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