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造次:仓促。颠沛:困顿。
41 《招魂》:《楚辞》中的一篇,王逸认为是“宋玉怜哀屈原”而作(见《楚辞章句叙》)。
42 组纚(xǐ喜):指文饰之始。组:冠缨。纚:束发的织物。都是文饰于冠的丝织物。
43 肃:敬重,严肃。旨礼:唐写本作“百礼”,指各种祭品。译文据“百礼”。
44 硕:大。仪:唐写本作“义”,义通议。译文据“义”字。《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曾与“诸生议封禅”。
45 参方士之术:《史记·封禅书》说:“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颇采儒术以文之。”方士:从事求仙、占卜等活动的方术之士。
46 秘祝:皇宫禁内祝官。移过:把罪过推给下属或百姓。
47 成汤:即商履。成汤是以万方之罪归于自己,和汉代帝王“移过于下”不同。
48 侲(zhèn如震)子:童男童女。驱疫:《后汉书·礼仪志中》载汉代曾以十一二岁的幼童击鼓驱疫。
49 越巫之祝:祝一作“说”,译文据“说”字,《史记·封禅书》载一个叫“勇之”的越巫说:敬鬼能使人长寿,“其祠皆见鬼,数有效”。
5O 礼:一作“体”,指祝祀的大体。译文据“体”字。渐:开始。
51 祝邪之文:传为黄帝所作,今不存。据《云笈七籤》卷一百《轩辕本纪》所载,“祝邪之文”是黄帝对一种通万物之情而能说话的白泽兽的祝文。
52 东方朔:西汉文人,字曼倩(qiàn欠)。骂鬼之书,东汉王延寿在《梦赋》的序中,说他幼年“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见《古文苑》卷六)。
53 谴(qiǎn浅):责备。咒:祝告。
54 陈思:陈思王曹植。《诰咎》:曹植曾感于大风为害,而借“天帝之命”作《诰咎文》(见《全三国文》卷十九),咎(jiù旧):罪过,灾祸。诰:一作“诘”,诘咎即问罪。《诰咎文》中有对风神、雨神“害苗”、“伤条”等罪行的诘问。
55 裁:同“才”。正义:正确的意义。《诰咎文》的序中说:“天地之气,自有变动,未必政治之所兴致也。”文中经过对风雨之神的责问,最后使得风调雨顺,“年登岁丰,民无馁饥”。所以说这才是“正义”的祝文。
56 《礼》:指《仪礼》,也称《礼经》。祭祀:唐写本作“祭祝”,指祭死者的祝辞。译文据“祭祝”。
57 告飨(xiěng想):报请享受。飨:同享。
58 中代:本书《颂赞》篇称晋代为“末代”,可见这里是以“中代”指汉魏时期。
59 引神:一作“引伸”。而:一作“之”。译文据“引伸之……”。
60 山陵:帝王的坟墓。
61 哀策:亦作“哀册”,文体之一。据《文体明辨序说·册》,这是迁移帝王及太子、诸王、大臣灵柩时用的一种文体。
62 周:指周穆王。盛姬:周穆王的妃子。
63 内史执策:《穆天子传》卷六:“西至于重璧之台,盛姬告病(郭璞注:“疑说盛姬死也”),天子哀之。……于是殇(未成年而死)祀而哭,内史执策。”内史:主管爵禄废置的官。策:策命,这里指赠死者之文。
64 书赠:唐写本作“书賵”。賵(fèng凤):送给死者之物。
65 诔(lěi垒):以列举死者德行为主的哀祭文。
66 “太史”二句:唐写本作“太祝所读,固祝之文者也”。译文据此。《后汉书·礼仪志下》讲帝王丧礼中曾说:“太祝令跪读谥策。”太祝:官名,主管祝辞祈祷,汉代设太祝令。谥(shì市)策:据死者生前德行加以封号之文,亦作“谥册”。这种文体也是因哀为文,义同于诔。
(二)
凡群言发华,而降神务实,修辞立诚1,在于无愧。祈祷之式2,必诚以敬;祭奠之楷3,宜恭且哀:此其大较也4。班固之祀濛山5,祈祷之诚敬也;潘岳之《祭庾妇》6,奠祭之恭哀也。举汇而求7,昭然可鉴矣8。
〔译文〕
各种文章都表现出一定的文采,用于降神的祝文则要求朴实。祝辞的写作必须真诚,要于内心无所惭愧。祈祷文的格式,须诚恳而恭敬;祭奠文的格式,应恭敬而哀伤。这就是写祝祷文的大致要求。如班固的《涿邪山祝文》,就是诚敬的祈祷文;潘岳的《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就是恭哀的奠祭文。列举这些同类作品加以研究,其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