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

作者:刘勰

  42 《韶》、《夏》之郑曲:意为三曹的作品如果和虞舜、夏禹时的古乐比起来,其地位近于过去的“郑声”。郑曲:郑国的音乐。孔子曾说:“郑声淫。”(《论语·卫灵公》)后儒多以为郑声是不正派的音乐。

  43 逮(dài代):到,及。

  44 傅玄:字休奕(yì意),魏晋之间的诗人,精音乐,曾作宫廷乐章七十多首。

  45 张华:字茂先,西晋初年诗人,曾作宫廷乐章二十多首。

  46 《万》:即《万舞》(参看本篇第一段注2),这里作为贵族乐章的代表。

  47 杜夔:字公良,汉末音乐家,为曹操所赏识,让他从事于恢复古乐的工作。

  48 荀勖(xù序):字公曾,魏末晋初的音乐家。《晋书·律历志》中说,他考证出杜夔所用的尺比古尺长四分多,就改用古尺来调整乐器。改悬:改制乐器。悬:乐器的架,这里就指乐器。

  49 阮咸:字仲容,魏末“竹林七贤”之一,精音乐。《晋书·律历志》说,阮咸认为荀勖改尺以后所定的乐,音调高而悲,是亡国之音。

  50 验其铜尺:验证古尺。有几种不同说法:《晋书·律历志》说当时有人在地下发掘出周代古尺,和荀勖考证的正好符合;《世说新语·术解》及注引《晋诸公赞》都说,在荀勖之后又发现的“周玉尺”和“古铜尺”比荀尺略长。从刘勰上句说的“然杜夔调律,音奏舒雅”,即用《晋诸公赞》中“杜夔所造……音律舒雅”来看,他是取荀尺不符古尺的说法。

  51 表里: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这里指乐府的诗句和声律。

  (三)

  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1;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2。“好乐无荒”3,晋风所以称远4;“伊其相谑”5,郑国所以云亡6。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已。若夫艳歌婉娈7,怨志詄绝8;淫辞在曲,正响焉生9?然俗听飞驰,职竞新异10。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11;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12。诗声俱郑13,自此阶矣14。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15,辞繁难节16。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17,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18。观高祖之咏“大风”19,孝武之叹“来迟”20;歌童被声,莫敢不协21。子建、士衡22,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23,故事谢丝管24。俗称乖调25,盖未思也26。至于斩伎《鼓吹》27,汉世《铙》、《挽》28,虽戎丧殊事29,而并总入乐府。缪袭所致30,亦有可算焉31。昔子政品文32,诗与歌别33;故略具乐篇34,以标区界。

  〔译文〕

  由此可知,诗句是乐府的核心,声律是乐府的形体。乐府的形体既然在于声律,那么乐师必须调整好乐器;乐府的核心既然在于诗句,那么士大夫应该写出好的歌辞来。《唐风》中说:“喜爱娱乐,不要过度。”季札称之为有远见。《郑风》中说:“男男女女互相调笑。”季札认为这是亡国的预兆。由此可见季札听《诗经》的演奏,并不仅仅是注意它的声调。至于后来乐府诗中,写**的恩爱或者是决裂的怨恨;把这些不适当的作品制成谱,怎能产生良好的音乐呢?但是一般流行的,主要倾向于新奇的乐章。雅正的乐府诗是温和严肃的,人们听了都厌烦得打呵欠、瞪眼睛;对奇特的乐府诗就感到十分亲切,人们听了就喜欢得拍着**跳起来。所以诗句和声调都走到邪路上去,从此越来越厉害了。乐府的辞句就是诗,诗句配上声律就变成歌。声律配合辞句时,如果辞句过于繁杂,便难于节制。所以曹植说,左延年善于增减原作,太多了便删去一些。这说明歌辞应该注意精炼。试看汉高祖的《大风歌》,以及汉武帝的《李夫人歌》,辞句并不多,而歌唱者很容易配合音节。后来曹植、陆机等人,都写过较好的诗,但并没有令乐师制谱,所以不能演奏。一般人认为他们的诗不合声律,其实这是没有经过仔细考虑的挑剔。此外,还有传说黄帝令岐伯制《鼓吹曲》,到汉代又出现《饶歌》和《挽歌》等等;虽然内容有军事和丧事的区别,但都算是乐府的一种。还有缪袭的作品,也值得我们注意。从前刘向整理文章,把“诗”和“歌”**;所以我现在另写这篇《乐府》,以表示其间的区别。

  〔注释〕

  1 瞽(gǔ古)师:乐师。瞽:瞎。(参看本篇第一段注14)

  2 君子:理想的人,这里指封建士大夫。

  3 好乐无荒,这是《诗经·唐风·蟋蟀》中的一句。荒:废乱。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