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译注

作者:刘勰

  《乐府》是《文心雕龙》的第七篇。“乐府”本来是西汉封建政府中的一个机构,“府”是官府,“乐府”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后来渐渐有人把这机构里所保管的歌曲也称为“乐府”,于是这两字就从一个官府的名称变成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了。这种体裁的范围渐渐扩大,不仅包含汉代乐府机构里所创制和保管的作品,也包含后代作家学习这些作品而产生的新的诗歌。“乐府”和一般诗歌的区别本来在于它是配合音乐的,但后代所谓乐府诗却也包含不少与音乐无关的作品。刘勰在本篇中所讨论的,主要是合乐的诗歌,但也涉及少数不合乐的作品。

  全篇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乐府的起源和乐府的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讲汉、魏、晋时期乐府诗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阐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在《明诗》篇之外另写一篇《乐府》的原因。

  古代乐府诗不仅起源于民间,且乐府诗的优良传统,也主要体现在乐府民歌中。后来少数文人作家能写出一些较好的乐府诗,正与他们向优秀的乐府民歌学习有关。但刘勰本篇论述的却主要是文人的庙堂乐章,这是其严重局限。不过第一段曾说到老百姓的歌谣可以表达舆论,最后总结时也说过乐府来自民间歌谣;如果再和后面的《谐隐》篇联系起来看,刘勰对民间创作虽然重视不够,但和封建社会其他评论家比起来,他对民歌还是能够有初步的认识的。

  (一)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1。钧天九奏2,既其上帝;葛天八阕3,爰爱乃皇时4。自《咸》、《英》以降5,亦无得而论矣。至于涂山歌于“候人”6,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7,始为北声;夏甲叹于东阳8,东音以发;殷整思于西河9,西音以兴。音声推移,亦不一概矣10。匹夫庶妇11,讴吟土风12;诗官采言13,乐盲被律14,志感丝篁15,气变金石16。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17,季札鉴微于兴废18,精之至也。夫乐本心术19,故响浃肌髓20;先王慎焉21,务塞淫滥22。敷训胄子23,必歌九德24;故能情感七始25,化动八风26。

  〔译文〕

  所谓“乐府”,是用宫、商、角、徵(zhǐ止)、羽的音调,来引申发挥诗意,又用黄钟、大吕等十二律来和五音配合。不但传说天上常奏《万舞》,而且上古葛天氏的时候也曾有过八首乐歌。此外如黄帝时的《咸池》、帝喾时的《五英》等等,现在都无从考究了。以后夏禹时涂山女唱“候人兮猗”,是南方乐歌的开始。有娀氏二女唱“燕燕往飞”,是北方乐歌的开始。夏代孔甲在东阳作《破斧》歌,是东方乐歌的开始。商代整甲在西河想念故居而作歌,是西方乐歌的开始。历代音律声调的演变,是很复杂的。一般老百姓唱本地的歌谣,采诗官借以搜集舆论,乐师则给这些歌辞制谱,使人们的情志、气质通过各种乐器表达出来。因此,晋国的乐师师旷能从南方歌声里看出楚国士气的盛衰,吴国的公子季札也能从《诗经》的乐调里看出周王朝与各诸侯国的兴亡,这确是很精妙的。音乐本来是用以表达人的心情的,所以它可以透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先代帝王对此非常注意,一定要防止一切邪乱和失当的音乐,教育贵族子弟时,一定要选择有关政治功德的乐曲。因此,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能感动天、地、人和春、秋四时;其教育作用可以远达四面八方。

  〔注释〕

  1 声依永,律和声:这是《尚书·舜典》中的话,原文紧接在《明诗》所引“诗言志,歌永言”之后。声:指宫、商等五种音调。永,即“歌永言”的“永”,是引申发挥的意思。律:乐律,即黄钟、太簇(còu凑)、姑洗(xiǎn显)、蕤(ruí锐阳)宾、夷则、无射(yè夜)、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等十二律。

  2 钧天九奏:《史记·赵世家》中说,赵简子(即赵鞅)做梦到了上帝住处,听到“九奏《万舞》”。钧天:天的中央。九奏:多次演奏。《万舞》:乐名。

  3 葛天: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八阕(què却):八首。《吕氏春秋·古乐》中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阕:是乐曲告一段落。也称一首歌为一阕。

  4 爰(yuán元):语音助词。皇时:指上古时期。


热门小说推荐:《重生野性时代》、《圣墟》、《武炼巅峰》、《飞剑问道》、《元尊》、《逆天邪神》、《都市超级医圣》、《都市奇门医圣》、《都市超级医仙》、《伏天氏》、《大道朝天》、《都市鬼谷医仙》、《明末好女婿》、《史上最强赘婿》、《三寸人间》、《凡人修仙之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