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封事》读后感10篇(4)

  《朵云封事》用三十篇优美的文章,将过往的情怀美好与值得永久珍茂的生命感悟呈现给读者,为自己和众生献上完美的足以留传后世的经典著作。无论是记录人物的今生,还是缅怀古迹的过往繁华,抑或展望未来,大师们的浩然之气都深深的浸透于字里行间。

  《朵云封事》不忘历史,不负未来。

  《朵云封事》读后感(五):朵云封事何年事

  已刊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10月10日期

  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大陆读者这几年已经不再陌生了。他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馆长,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专家和丽江么些文化专家,还是名扬海外的中国美术欣赏的普及者。不过,我并不打算在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前面冠以“台湾学者”的名号,是基于他那一代人的学术经历。他出生于河南,30年代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也就是今天号称“国美”的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毕业后跑到丽江的雪山下进行么些文化的调查研究。1941年,他响应著名考古及文字学家李济、董作宾两位先生的号召,加入了“中央博物院”(后称中博)的筹备工作。从此,他跟随这个博物院“筹备组”赴南京、到昆明、抵宜宾,直到再返南京、终达台湾。总之,李霖灿在学术上毕生追随李济、董作宾,工作岗位则始终不离博物馆专业,这些上世纪30-40年代种下的因缘,决定了他一生的追求。

  在大陆,2000年以前,他的大名主要为业内人士所熟知,2000年以后,他关于美术史鉴赏的一些著作在大陆陆续出版,到今天,凡是热爱古代绘画的读者,都知道李霖灿的名字了。而最近,李霖灿的儿子李在中则以父亲的博物馆生涯为主线,通过调查走访,搜罗旧帜,撰成《朵云封事》这样一部回忆往事的大书。

  朵云的典故,见《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韦陟传》载:“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说韦陟在信笺上署名,状若五朵云,所以”朵云“是信笺的雅称;而“封事”是密封的奏章。李在中用这两个词命名,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李霖灿本人及师友的一些往事。这些往事,既有他们年轻时留下的日记和彼此往来的书信,也有他们年老后李在中所做的访问、重述,很多故事都是第一次为人所知,弥足珍贵。

  如果说,这部分内容显示了李霖灿父子的家世交游,体现的是历史沧桑变幻下“家”的一面,那么,《朵云封事》所揭示的另一部分内容,则是30年代之后我国部分珍贵文物在“中博”同仁保护下,历经颠沛流离而得以保全的故事,是内忧外患下“国”的一面。两相结合,体现的是这些文化文物学者的家国情怀。

  对我来说,最令我动容的就是在抗战期间,“中博”筹备组保护文物的一段往事了。

  这种保护,其一是文物的迁移撤离。很多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故宫文物迁移的伟大行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华北震动,故宫文物于是南下避难,分批行动,历经多年,直到1936年才全部运抵南京。可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七七事变又爆发了,文物只好再次迁往西南的大后方。

  不过,对于故宫文物之外的其他文物的迁徙,很多人或许知道的不那么清楚了。《朵云封事》里记录了“中博”所辖文物的迁徙历史。1933年,“中博”先后由傅斯年、李济牵头筹备,在1936年终于开土动工,等到七七事变爆发,博物院还没完工,此时也只能紧急西迁。要知道,“中博”所属的文物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宝,比如毛公鼎、司母戊鼎等。如果不西迁,就很有可能落入敌国之手。

  西迁之路,备极艰辛,“中博”的学者们或是走水路,沿着长江上行;或是走火车,当时的政府紧急拨了专列。每到一处目的地,也不敢把文物堆在市区,只能想尽办法保存在郊外的寺庙、宗祠等隐蔽的地方。这一路上,不仅要提防丢失、盗窃、损坏,还要担心日本的轰炸。最终,故宫的文物主要保存在宜宾、乐山、峨眉等地,而“中博”的文物辗转昆明等西南地区,最终暂时落脚在宜宾的李庄。

  其二,迁徙到后方只是被动的避难,而“中博”的学者们,却在避难期间仍然坚持开办文物展览,坚持进行文化学术研究,从而以一种顽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维系,给当时的国人以振奋的力量。

  如在文物展览方面。从1943年到1945年,中央博物馆在李庄这个江边小镇举行了7次大规模展览。比如,远古石器展、古代铜器展,传递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汉代车制展、历代建筑图像展,传递出华夏文化的博大灿烂;此外,还举办了苗族服饰展、丽江么些文物展,则传递出抗战军兴、中华大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上一篇:恋·恋·未知地·台湾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大国海盗》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