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品格读后感10篇(2)

  《中国的品格》这本书中的倡导,应该纳入“国学运动”的范畴当中。作者从一次聊天中得到“用传统文化塑造民族品格”的灵感,通过8个“中国文化”讲座的形式阐述对中国的品格的理解和领悟,也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解读: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品格、内涵分析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中医等方面解构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提出了对传统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对于建设“社会主义体制下的道德体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几年的国学热确实起到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但具体到应用中的还是很少。更有甚者,部分国学讲座和书籍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过分拘泥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而是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圈,仅仅起到了赚取眼球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兼容并包,中国的品格应该也是一种融合儒、道、释等百家之长,从鸦片战争近200年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用西方的理性解读中国的文化、阐释中国的品格,应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科上的细分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理性思维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对于利益和目标的追逐;但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一直在威胁我们的生存,现在应该考虑重新回归我们的思维了。或者说,应该重新拾起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重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树立价值观。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人类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它没有中断,传统文化主体仍保留至今, 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主要由儒、释、道三教构成,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提倡自己创造;佛家讲人的一切烦恼、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要除去贪嗔痴;道家认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不以个人的意愿去改造,强调自然无为。三者都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

  本书分为八章,从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起笔,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等,最后落笔于中医与中国文化,八篇独立成章,又横向联系,割舍不断又相互交融。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描述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思考怎样救亡图存?怎样使中国强大?方法是什么?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先是推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文明”船坚炮利,甲午战争后,发现西方成就绝不是船坚炮利器物文明,还有制度改革;随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意识到思想上的制约;最后,推行新文化运动,创办西式学校,引进西方思想,这场全盘西化之风,是悲是乐?

  且看西方传教士将中国《周易》《论语》《史记》等典籍带回国,在西方引起非常大反响,他们在自己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还从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而我们呢?却是全盘西化,否定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一切向外看,外面的一切都是好的,外面的月亮比我们的圆,是喜是忧?书中讲到文官制度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说要向英国学,英国却说这是从中国学来的,很多的管理制度,我们也想向人家学,结果发现他们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一个个出口转内销”,这难道不是极大的讽刺?极大的悲哀吗?

  我们向西方学习,追求利益最大化,难道就是拿国民的身体健康做代价,瘦肉精、苏丹红、三氯氰胺等等,全都是考验我们身体的标本,人们说,日本人喝奶强壮一个民族,中国人喝奶结石一个民族,可笑吗?可悲吗?如今“笑贫不笑娼”, 一切向钱看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当孔子像屹立于长安街,当寻根文化慢慢开始,当国学教育慢慢普及,当道德教育渗入生活,人们就会用强大舆论与自觉要求自我,提升自我,那时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潮,会慢慢淡出市场。所以说,了解传统文化脉络,重塑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个国民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的品格》读后感(四):读后感

  国学的概念说了很长时间了,但什么是国学似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我的想法,中国的品格这个名字并不适合这本书。品格指的是特质,书里面并没有详细说明中国的“圣人崇拜”与西方的“宗教崇拜”有什么区别,也没有说明中国与西方封建制度的区别,为什么没有产生一个像西方那样的很稳定的贵族统治阶层,诸如此类。叫中国的品格很容易让人抓不着头脑,因为这本书讲得也是国学,讲得国学的内容与特点。

上一篇:四千年农夫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中国文学史新著》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