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经典读后感10篇(5)

  对于同一时代的权力竞逐者,从北伐以后将所采取的是兼有策反与挞伐的策略,即“萝卜加大棒”的双管齐下策略。如对胡汉民给予党权“虚名”,自握军权以挟制;1927年徐州会议,逼使武汉政权败北,冯玉祥是得到好处才与会的;1928年东北易帜,对张学良的交涉、对阎锡山的笼络,1936年两广事件的平息与桂系的服从中央,抗战胜利后对龙云调虎离山、最后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事件等。

  蒋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具权力和影响的人,他不同时期所处的圈子对他的志业事关重要。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情势不同,不同的圈子构建和维系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尽管蒋自身也在不断调适,但最终与中共的决战中还是败下阵来,这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此处就圈子构建和用人方面而言,仍有几点值得我等后辈思量:

  一是蒋用来用去就是孔宋家族成员和黄埔出身的人员,下属多亦彷效之,以亲缘、地域、出身、人际关系为用人的标杆,自然阻挡了党内外正常的政治上升空间,有意循正道上进者难免意态消极,而那些无能低俗之辈则四处寻求关系,另一方面,已被委托重任的家族成员和黄埔嫡系具有的“天子门生”心态,使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产生了非常大的侥幸心理,总是想着即便败北,校长也不会铁面无情,也会给别的位子干,这使得黄埔将领的牺牲精神不如杂牌军,而战败后又不总结,远不如共军,这样逐渐形成了国民党用人体制的固化和僵化之局,不以功绩而以关系论升迁,非常不利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生死竞争。

  二是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素有南北之分,而蒋的地缘关系长期偏重于南方,此或受限于蒋的个人条件、国民党的体制结构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造成了国民党统治“南重北轻”的失衡现象。长年来,国民党及国府内出身北方的大员屈指可数,以致对北方情势多隔阂陌生,这是其统治中国的严重内在缺陷。中国自炎黄以来,经济是以北方较为发达,生产力发展较其它地区快,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以中原地区为多,秦崛起于陕甘地区等等,直至汉末因中原连年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才将先进生产力带到了南方,以后历经各朝代的陆续的战乱及人口南迁,北方战乱频仍,南北朝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难移,南方经济逐步超越北方,并成为支撑北方统治者的支柱。但中国的行政中心多数时间仍然在北方为主,不仅以承历史惯性,更因北方外患更多,南方农耕文明易于统治之故。而蒋的“南重北轻”统治特色深深左右了他对中国的实质统治,以及日后国民党与崛起于北方的中共决战之胜负,其影响深远。

  三是蒋的“人身领导”风格虽对于地缘关系开拓,加深地方与中央的联系,激励前线将士颇有功效,但其蒋有时过于干预细节,不放权,越级指挥,事无巨细,把正式的制度、正式的机构撇在一边,然后过于重视他非正式的那一套系统,使得正式制度难以有效建立,下属独自负责事务时多受掣肘,反使统治机构整体效率堪忧。关于这点,熊式辉曾当面建议蒋“不宜日理万机,陷于事务主义之深坑……事事躬亲,终必俱误”。熊并以“一等人用组织,二等人用人,三等人用手”进谏,蒋则以“中国人才太少,委之事权,类不能达成任务”相辩。

上一篇:十宗罪2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执行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