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史·晚清篇读后感精选10篇

  《牛史·晚清篇》是一本由谭伯牛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2018-10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史·晚清篇》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牛史-晚清篇》读后感

  收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读完,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对于本书作者虽然措辞幽默风趣,极富现代流行语特色,例如“黄粱一梦'真人秀' ”(第132页),“情场网红'王闿运' ”(第149页)等,怎奈本书引用太多古文,对于历史爱好者以及学者来说这都不成问题。可是一般普通读者来读的话不免还是有些压力。

  一页两页纸讲一个小故事,读来也不觉得聒噪,小而有趣。

  整本书读下来让我对晚清的军事政治有初步认识,也了解到了一些个名人轶事。

  历史爱好者可以看看,一般读者慎重选择。

  6分。

  《牛史·晚清篇》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牛史·晚清篇》读后感

  周日收到作品,不敢耽搁,抓紧时间看完了。读完之后,有几个感觉拿出来分享:

  1、作品秉承了谭伯牛之前一以贯之的写作风格,希望用“看似闲庭信步的文笔,展现风起云涌的时代”的特点,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加入作者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作为历史普及类书籍,或者历史小品文章,得体。

  2、说是历史普及小品文,但是文中的风格又略显专业,这一点在对于皇帝年号、庙号的切换上尤其明显,对于历史“小白”或者初级阶段读者,不得不说是个小小的考验。

  3、作者认为那个时代看似“万马齐喑究可哀”,可实际上却是英雄、枭雄辈出的时代。不可否认,晚清阶段,确是各色人物逐一登台,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色彩。作者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试图展现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各色人等。但是为什么英豪如许,却无力拯救、挽救那个时代呢?作者没有在这方面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4、从拿到书,我就有这样的疑问,整本书的章节划分是按照什么逻辑决定的?大的章节是按照年代划分,但是具体细分又像是《世说新语》或者《非常道》,细看内容,确实也有着和这两本书共同的特点。

  综上,这是一本有着作者鲜明特点的历史小品文合集,适合历史爱好者在闲暇时光品读。有趣、有料。7.5分比较合适。

  《牛史·晚清篇》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牛史·晚清史篇》读后感

  收到这本书,感觉外皮的质感还是挺不错的。

  意外的是,本书没有序,不符合常规,即使没有人写序,作者也没有自序,也没有后记。

  再看目录,是以时间为线索,重点人物予以集中描写。但细看则发现,似乎不是连贯写作,而是作品集。

  进入内容,则发现,每个阶段或人物都截取一个小点或者小片段。有提到很多我们一般不会提到的人物,对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样世人皆知的大人物,则选择其不为人知的小点,如曾国藩的读书门径,吐槽,重婚。

  这样的写作是讨巧的,可谓另辟蹊径,在大的历史面上无法和历史学家正面交锋,在这些反映人物的小面向上,则可以尽情挥洒笔墨。

  由此一来,丰功伟绩,为人正派的曾文正公,也透露出其老实守旧,患得患失,难言之隐等不光之面。堂堂外交风云人物李鸿章,也成了一好心办错事,办坏事的滑稽之人。

  这种写法,还是能够给人以一些新的认识,也让人在读史的过程中感觉有趣。

  只是最后测页上写得“以小见大,引出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讨论”,基本很少看到,有也是轻描淡写,不够*。

  因此,同样是寻找细枝末节之处,但其笔力相对于万历十五年,相差太远。

  由此可见,作者以讨巧的写作手法,却并未达到其本来想达到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历史本来的目的,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著作,不如说,这是作者个人的读史札记,愿者上钩。

  《牛史·晚清篇》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让人改观的晚清军政生活

  历史让人着迷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确实存在过,却因非现代人所亲历,所以不论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存有多少其真实性的佐证,依旧能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和讨论空间。

  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我个人对晚清的历史兴趣寥寥,大概是因为这段历史时期在我看来主旋律只有一个----无奈。在晚清迂腐、陈旧的皇权统治之下,人民和朝廷的矛盾本就已经激化,而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又给社会带来巨大**。在这样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似乎不论是封建权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只能对当下充满失望却束手无策。此番情形下的人们的生活,也必定的了无生趣的吧!

上一篇:韓熙載夜宴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瓷之色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