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经典读后感10篇(3)

  法律是严谨的,甚至是严酷的,而友谊却是无比深情的,这本传记因为有了这二者一明一暗的呼应,显得格外有血有肉,细腻好看;而布莱克门这个人,也因这二者的互相映衬,显得格外丰富完整,越发令人尊敬。

  本书译者何帆是知名青年学者,近年致力译介种种有关美国高法题材的图书,成绩斐然,如《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 批评官员的尺度:〈 纽约时报 〉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等,从中可见他作为“青年学者”以外的另一重身份——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对中国的法治进步、司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同样令人尊敬。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读后感(七):一堂法 理 情的训练课

  阅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缘于杨葵先生的推荐。做为工科毕业生,历来对法律类书籍敬而远之,但这本《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却读来饶有趣味,似得感谢作者的妙笔生花。而且对于我等法律门外汉,读此书,像上了一堂普法训练课,很有收获。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是已故的被称为20世纪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美国联邦大法官之一——哈里 布莱克门的传记。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法律记者,普利彻奖得主琳达 格林豪斯。本书对布莱克门前半生的经历一笔带过,而重点着墨在布氏进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后的审案判案过程。其中又重点叙述了布氏主笔写就判决文书的罗伊诉韦德案、武奇案等几件对当代美国社会影响深远的著名案例,布氏也因这些案件的判决立场和行为被称为20世纪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大法官之一。

  阅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印象最深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号称是美国最有权利的九个人,似乎没审理过什么名流大亨、财团富翁等案件,而天天审理的,大多是些在我们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件。比如申请破产的某人交不起50美元手续费、某女教师分娩期间被学校扣了薪水、某非洲大哥没有申请到美国国籍,等等等,影响了当代美国国家政策,至今还常被很多人提到的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其实就是个某州某小城年轻姑娘怀孕堕胎的“小事件”。

  读完全书,才渐渐明白,这可能就是欧美式民主国家的特点,一方面立国时间长,法制完善,较大的法律纠葛本来就少。另一方面,国家最高司法机构,最关心的就是政府是否违反宪法、是否权力过大,换句话说,老百姓的基本人权是否被侵犯。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包括布氏在内的这九位大法官,天天所殚思竭虑的,就在于此。可以说,国家最高司法机构,是这个国家的良心和底线,也是百姓子民的最后依靠。

  阅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还有一点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国对法官人选的选拔机制,以本书主人公布氏为例,在布氏候选联邦大法官期间,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包括参众两院,对布氏的个人学习、从业经历,参与过的案件卷宗文书,过去数十年的纳税税单,个人及家庭财产,家庭成员情况,全方位的调查了解。最后经参众两院投票通过,布氏才当选。而布氏当选后工作二十余年,审理的每个案件的书面材料,会议记录。甚至小到一张便条便签,都统统封存,留待后用。布氏个人的工作、工余行踪,也都统统记录在案。想到在媒体上常看到的欧美国家政府要员们的行踪,也是十分详尽透明。仔细想来,这似乎也是西方欧美国家的政治惯例之一,即立法 司法 行政公开透明,一切事物尽可能暴露在阳光下。

  《大法官》也写到了包括布氏在内的多位大法官的一些工作错误。受个人情感、信仰、情绪、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影响,联邦法院的这些法律权威们也出现过或多或少的错判,多个判决在几十年后还争议连连。这也许就是人类的悲哀,再精巧的制度规则,也得靠人来执行掌控,随之,不可避免的也会出现错漏。

  但重要的是,欧美国家这套司法制度,虽有漏洞和问题,但确实相对公平合理。做为人,考虑问题不可能不掺杂个人情感好恶,但国家司法制度设计,最大限度的侧重理智和公平,保障人民、尤其是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长远来说,这套制度建设,无疑会使社会稳健发展、时局安定相对长久。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读后感(八):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

  何帆老师说,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仿佛是经历了与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的长谈。我想,它更是一盏明灯。

上一篇:《毛泽东传》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大的城市,小小的我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