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读者能不时地感受到孙犁对父母妻儿,对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的浓浓真情。他工作很辛苦,常常熬夜写作到凌晨一两点,晚上路过老母亲的屋子,都推门进去看看是否盖好被子。老母亲爱吃鱼,孙犁就专拣中段儿往她碗里夹。他与农村妻子伉俪情深,虽然二人文化差距巨大,却一生恩爱,相携相扶。他曾说过:“母亲和妻子是我创作的源泉。”
经历过大风大浪尚能保持从容淡定,朴素的外表下有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孙犁。
《布衣》读后感(八):袁跃兴:当今文坛还有“孙犁”式的作家吗 ?
当今文坛还有“孙犁”式的作家吗 ?
九年前的7月11日,著名作家孙犁离开了他用文字不停书写的这个世界。近日,作家孙犁逝世九周年纪念会暨孙犁女儿孙晓玲撰写的《布衣:我的父亲孙犁》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不少作家纷纷畅谈孙犁的文学影响。
据孙犁的女儿孙晓玲说,孙犁平时生活极为普通简单,不喝酒,不交际,没饭局,没应酬。吃饭很简单,就是过80岁大寿也是自己在家吃一碗打卤面。这是一种生活的朴素,但在作家孙犁的生活和世界里,这种生活的朴素,却具有了别样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孙犁的这种生活的朴素,不止是他的生活态度,而且,还成为他的人生的态度。所以,铁凝赞扬作家孙犁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说他是“朴素地工作着的人,内心永远不会衰老”。而在孙晓玲写自己父亲的《布衣:我的父亲孙犁》这本书中,也是反复写到了孙犁生活的朴素。有的评论家认为,孙犁生活的朴素,还应从更高的伦理境界分析看待,这种生活的朴素态度,还反映出他的“惜物”的态度,他“不仅仅是爱惜一个东西,而是在一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里,一个人和生活的关系里,总存在着一份珍重和爱惜——即便处于一种高度节制、高度隐忍的状态下。这不仅是孙犁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是他的审美方向。”所以,孙犁生活的朴素,具有了伦理的美、道德的美。他把这种人性之美,自然、真切地浸润和渗透于他的文学之中……
阅读一些回忆作家孙犁的文章,或许我们能够对孙犁有更多的了解。生活里,孙犁喜欢别人赠他“人淡如菊”的书法;自书“大道低回”以自励。这可见他的人生旨趣和理想,生活淡泊,远离市嚣、浮华。作为作家文人,他提倡“为文乃寂寞之道”:为文的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出好文章,这是一个规律。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都坐不下来,原来能坐下来的,现在也坐不住了。整天烦躁不安,人心浮动,有个词儿形容,就是“浮躁”。在这种心态下,能写出什么好作品呢?至于寂寞为文,提倡是一回事,时尚风气是另一回事。孙犁曾说自己,“似乎也感到我所恪守的这一套,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许多人已经不以为然了。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坚信文人应当恪守‘寂寞之道’的”。正是恪守、坚持了这种文学精神、品格,孙犁赢得了作家和读者的尊敬,成为中国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
记得大文豪歌德、英国文豪卡莱尔都曾经这样说,真诚、纯真这些美好的人性品质,是衡量优秀作家的一个重要的尺度标准。的确,作家孙犁就是这样一个灵魂真诚、心灵纯真、追求文学真诚的人,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朴素的外在生活,我们也看到了他朴素、真实的心灵生活,而这些人性品质构成了作家孙犁的作家精神、文学世界和文化人格。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究竟对后世、后人有没有价值,有多大影响,是不是给我们留下文化的记忆和精神的记忆,一是看他的作品文字是否仍然被人们阅读谈论,再一个就是他的文学思想是否影响过很多读者。
无疑,这是令人十分感慨的。那么,我们自然就要发问:我们当下的文坛还有没有孙犁这样的作家呢?作家孙犁的生活态度、处世态度、文学态度,对今天的文坛,对我们的作家,究竟有何价值?“对当今热衷于寄身中产阶级的作家,孙犁是异类,是一则醒世名言”。是的,今天我们重新谈起孙犁,感到我们的文坛不仅需要一种清醒剂,也需要精神的药剂……
《布衣》读后感(九):孙郁:布衣孙犁
布衣孙犁
孙郁
我曾做了十年副刊编辑,那时候要安排版面,偶写些短文补白。初到报社时,不会写报刊小品,便找来旧报人的小书作为参考。我与孙犁作品的相逢,就在这个时期。阅之如沐晨晖,周身的明快。孙犁的文章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乃凡人的歌吟,与我们距离很近。文章无定格,而他的随意而谈的文体,对我而言,真的是写作的入门向导。
上一篇:《这是你的船》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北北的夏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