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同样是将人物表现的有点怪诞,但马拉默德的怪诞仍有他自己的特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人物任性、放纵而倔强,很容易被嫉妒心烧得狂热。马拉默德的人物却腼腆、羞怯而执拗,一点点恩惠就使他们感动地痛哭流涕,人格上显得非常软弱。他的小说没有形成鲜明的、咄咄逼人的道德意向。有时候反而是让人涕笑皆非——这更符合现代小说“去意向化”趋向。实际上,现代小说的这种趋向旨在发展出一种让人**的平衡感。善恶与美丑得到同等体现,小说更趋向真正的现实,把判断力留给读者自己。马拉默德最好的小说是那些将美德和恶意放在钢丝上的作品,它们总能使读者的心产生一种失衡的震颤,就像人们在悲与喜、怜悯和怨恨之间感受到的,这种高超的技巧在他的晚年达到颠峰。
《魔桶》读后感(七):沉重又温柔的琐碎,真正的日常美学
马拉默德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能力,他可以用平淡到无聊的遣词造句描绘最生动的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是平平无奇,贫穷的租客辗转找房、落魄的作家见笔友失望而归、开杂货店的老板抓住了偷糖果的小孩,没有任何超出日常生活经验的范畴。但是在那最平淡的故事里,有着最大的波澜、最惊心动魄的情节。这波澜可能是几十美金的账单,可能是争夺一把钥匙,可能是书稿又被退回来了,一切一切的小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垮一个人的巨大重担。你可以看到一个个脆弱的、无助的人是如何崩溃的。有多少作家会关心房租是5w里拉还是6w里拉?马拉默德的作品就是关于这些琐碎的。
面对这些琐碎,到底怎么看待?他们是让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的重担,还是生活本身?
这就是马拉默德的魅力所在。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琐碎之中的压力,还有小人物们在这样的重压之下透露出来的温情。这种温柔在魔桶里真的是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是糖果店的故事,店老板每次发现小女孩偷糖后自己都会反复纠结,要不要再给她一次机会?怎样才能既阻止她不伤害到她?哎呀这次又没能当场出手,下次一定不能心软了!简直要被融化了。同样的,苦于找房的穷租客遇到了急于做出业绩的新手中介,尽管已经非常焦虑非常不满,但还是一次次跟着对方辗转,一次次给自己和对方机会。无需点明,只要你同样有过心软的经历,就会明白从这焦灼之中挤出来的同情。
并且最妙的是,这种温柔并不泛滥。并不是童话故事那样,所有事物都笼罩在一层虚幻的玫瑰色的色彩里。在魔桶里,小人物的温柔与残忍都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现实。同一个人的可悲与可敬、自私与包容、懦弱与闪光,一切交织糅合在一起,毫不突兀,构成的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善恶并不分明,或者说,马拉默德就是在努力刻画和理解这样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无法判断的善恶。就像《一次别离》这样的电影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扰,每一个人又构成了他人的牢笼,环环相扣成网,所有人都依赖着他人,所有人都在一种巨大的无奈里。作者不为这样的故事赋予任何意义,也不对故事中的人进行定义评判,温柔也好、荒诞也好,都不是他刻意加上去的,而是忠实地展现故事本身、人生本身,这样的忠实里有着真正的尊重与爱。
这让我想起小津安二郎的日常美学。这样的作家/导演有着在琐碎中发现珍宝的能力。他们带着悲悯、无奈与同情把真正的生活耐心地、真实地展现在你面前,既沉重,又温柔,让无聊的鸡毛蒜皮在作品里呈现出一种不加修饰的的美。你可以看到沉重的部分是灰尘的颜色,温柔的部分是玫瑰的颜色,像一个流动的球体(或者说,像魔桶一样?)在阳光下不断变化着光线,你所看到的任何侧面都不是全部,你必须完全接受,才能理解一切。
这种展现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因为我常常纠结于一种困惑,琐碎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吃饭、阅读、 赚钱、打扫卫生、跟人交谈的吗?我憎恨琐碎,试图摆脱庸俗的日常。我从小逃避家长里短,刻意不关心金钱,所有家长里短牢骚絮叨都和我无关,我连亲戚的名字都记不住。我甚至不喜欢写实文学,我喜欢科幻,喜欢宏大叙事、架空设定、和对终极问题的追问。但是在这些作品里,我逐渐理解了曾经想要逃脱的东西。我好像明白了“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意义。我回想起有一次和嘉兴聊天,我在苦苦挣扎于终极目的,而他说,你需要去接受日常、发现日常的意义。曾经我不明白,但我在魔桶里逐渐理解了这一切。这让我自己也变得更温柔了一些。
上一篇:水知道·神奇的波动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寂寞收据》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