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桶读后感精选10篇(2)

  犹太作家都狂热地热爱终极问题。无论是卡夫卡还是辛格,上帝在他们的小说里,行走,好像走在当初的伊甸园。但经历了大屠杀,上帝是否永远在场,成了困惑所有犹太人的新的终极问题。马拉默德的小说,缓慢地从日常起飞,以灰烬为起点,寒酸地重新上路。从清点一张张破损的小额纸币开始,琐碎凝滞得几乎让你昏昏欲睡,但奇迹和希望往往会在结尾突然闪现,上帝伤痕累累的面孔,微笑着转向耐心等候的读者,小说“天使莱文”中:贫病交加的主人公,盼望的天使,出乎意料的是个穿着旧西装的黑人,没有翅膀光环,他在下等酒吧里出没,像个红尘中的浪荡子,但最终证明他是现代版的天使,并赐给了他们渴望的幸福。

  尼采说,“朴实无华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存在的,而奇特罕见的风景是为小画家存在的。”马拉默德正是这种点石成金的大师。在他的小说里,上帝天使,穿着形形**的衣服逛商店过马路,奇迹不再是**红海,遮蔽日月的好莱坞大片,他平心静气地教会你,只要友爱且善于观察,世界会无所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奇迹也将无所不在。

  《魔桶》读后感(四):灾难之后

  这本书给我开了第三只眼,在关于二战中犹太人的灾难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我只知这个民族在二战中遭受到的巨怆,有关他们的沉重,哭泣,哀伤,世界每个角落尽知。而关于他们在战后的恢复崛起,我们很多都将之归于他们的商业天赋。起码,这是我的认知。直到读完《魔桶》,才一扫之前的浅薄想法。当然,这是本短篇小说集,它的本质不过是还原那个特定时期的犹太人的生存状态。但比之原始功能更出色的是,《魔桶》以一种弥漫着浓浓烟火气息的方式在叙述。

  《魔桶》集合了13篇短篇,人物繁多,凡是出场的人物,都被作者安排了各个不一的生活状态,而地域在其间的表现也拉出了从美国到欧洲的跨度。读完,仿佛是经历了几十个人生,但回味一细嚼,其实,只有两种人生。二战后的犹太人在《魔桶》里是两个阵营,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他们对彼此都有着复杂难言的心态。游荡在欧洲的数量庞大、贫病交困,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时又承受着部分欧洲人的异样对待;相比之下,生活在美国的那一部分则仿佛是在另一个幸运的世界。在欧洲的认为既出于同气连枝,也出于道义,应当得到来自美国同胞的援手,一方面,他们怀着隐形人般的心态游荡在欧洲各处寻求生存,另一方面,又仿佛带着X光眼镜般寻找着犹太同胞。看到来自美国的犹太人,内心是微妙的羡慕。而美国去往欧洲的那部分的心态也许更微妙,同情,怜悯,距离,或其它人性里无法简单划分黑白的因子都兼而有之。这两个阵营之间的微妙牵扯和互动,借《魔桶》的13个故事,生动呈现。

  然而,《魔桶》的魔力绝不仅于此。两个犹太生活圈如同一张料理台,真正叫人回味再三的是台上进行的调和**。经由作者顶级大厨般的魔手,读者看到了这个民族让人沉默又敬服的特性。痛苦自有之,眼泪自有之,自卑自有之,时时绝望自有之,但夹杂在这些苦难带来的必然情绪之外的,闪闪发亮。《魔桶》里的《七年》、《借条》、《账单》、《天使》、《夏日的阅读》等等,无一不是。

  能让人沉默的,是毁灭性的苦难;而能让人敬服的,是在苦难中永不放弃的春风吹又生。

  《魔桶》读后感(五):遥望灵魂的故乡

  这是由13个短篇组成的小说集,赢得了1959年美国图书奖,是伟大的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巅峰之作。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位犹太作家,本书聚焦于美国底层犹太人的生活,他们失去了亲人与故乡,干着最低贱的工作,心中毫无希望,时代让他们选择苟活,他们只能凭着传统的坚韧默默地抗争着。

  这是一个残破的世界,老人们被轰出了租住多年的屋子,从集中营逃出的女孩被迫成为**,半路出家的鞋匠憧憬着没前途的爱情……生活压弯了人性最后的一点尊严,然而,每篇文章的末尾却峰回路转,不论心灵怎样失落,永恒突然在他们眼中浮现,一个古老的奇迹再一次降临。

  其实,伯纳德•马拉默德并不是在写实,而是在隐喻,20世纪对于犹太民族来说苦难深重,希特勒在欧洲有计划地屠杀了600万犹太人,他们中有的是孩子,有的是妇女,他们彼此性格不同,观念不同,可在那个瞬间,他们被浓缩在一个词汇中:劣等民族。

上一篇:水知道·神奇的波动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寂寞收据》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