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读后感10篇(2)

  《幸福》读后感(五):读《幸福》有感

  读《幸福》有感

  这些年报刊,媒体都在讨论“什么是幸福?”,各国,各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等。我在读德国生活艺术哲学家威廉。施密德《幸福》一书时,解开些许迷惑。 作者在本书序里结尾,提出幸福要靠自己去界定,幸福是有多种多样的。

  他就多种幸福展开文章,一一对此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好运,好运可遇不可求,但我们可用开放态度促使好运到来,但一次意外的好运不会自动使生活变的更加美好,却会削弱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比好运更重要的是第二种幸福,即是快乐。他说快乐是短暂的,一种有价值的幸福,但不等同于生活,不能追求它达到极致,美酒甘甜,快乐却不会随着杯数增加而增加。他说新时代人认为不快乐是一种病,叫“快乐缺乏症”,这种幸福观把人一步步逼入不幸,幸好幸福观并非只此一种。接着他谈第三种幸福“充实”,这章里,令我耳目一新的就是他认为想充实就要接纳“悲哀”,接受痛苦的生活,平衡生活的矛盾。在第四种幸福“悲哀”里,文中还提出给“忧愁”专门留些时间,通过散步,听音乐时让自己沉浸于忧思中,还可经营一座花园,欣赏自然界的生死荣枯。只要安排得当,浪漫的忧愁折磨摧毁人一面可以得到控制。由此悲哀也成了幸福的组成部分,且使幸福更加持久。

  不过,幸福终归并非人生第一要务,人生第一要务乃是所有层面的意义,身体察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精神思考的意义和超验的意义.

  “意义“的第一步是“知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上第六种内在“直觉”。但世界的技术化导致知觉衰退乃至丧失,从而导致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联消失。我们不再视,听嗅动。。。在“心灵感受的意义”这章里,作者说要善待自己,才有余力关注外在,他人,社会。去体会“公民意识”,能提供正面意义。在“精神层面的意义”这方面,为自己制定一项要完成的任务,做一件应该做的事,即使并不想做。在这儿,作者给我们支了个妙招,说简简单单的读书能延年益寿,让人睿智。对读书我并不陌生,因我工作是和书有关,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自由选择我喜欢的书来读,逐渐变成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读美食家的书,学习烹饪,读中外文学家的经典,增加文学素养,人生短暂,空间时间有限,可读书体验可以无限制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等,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成果,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待着有更多好书可以阅读。

  《幸福》读后感(六):给幸福重新定义

  对于当下的许多国人来说,幸福也许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一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着求职、买房、购车、成家、升迁等等的现实生存压力,许多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幸福便难以指望;另一方面,中国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富悬殊加剧,腐败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国民的幸福感。据盖洛普2005~2009年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世界155个国家中与加纳、肯尼亚并列125位,排在印度甚至阿富汗后面。那么,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怎样界定和看待幸福,去追求幸福?德国生活艺术哲学家威廉·施密德的《幸福》一书给了我们全新的启示。

  这是一本只有薄薄的两万字左右的小册子,却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说厘清了我们过去对于幸福的一些未必清晰、准确的观念。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生第一要务并非幸福,而是寻求意义。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追求幸福,其实是在寻找意义,幸福只不过是被选中代替意义而已。而意义的本质是一种关联,任何事、物、人和经历都不是孤零零的存在,没有关联就没有意义。这些富于日耳曼哲学思辩意味的观点也许有些玄奥,然而,施密德接下来的这段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并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联的关系,每一种关系显然充满了意义,而若是人人不通声气,各行其是,就会显得愚不可及。”确实如此,我们追寻生活的幸福,或者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幸福感,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关联。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男女浪漫爱情,到一个需要大型团队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巨型工程项目,不都是这样吗?其中只要有一个关联发生断裂,幸福和成功的意义便功亏一篑,荡然无存。一项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如果被大众排斥甚至视之为愚蠢荒唐,十有八九就是没有建立起关联或者建立起的是错误的关联,那等待它的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上一篇:非说不可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我们是密友 我们是天敌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